主管單位:四川省文物局 主辦單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文物》是一本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84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28。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本刊是西南唯一的文物考古大型專業雜志,自創刊以來,堅持宵術性、知識性、資料性兼顧的辦刊宗旨,積極宣傳黨的文物法和文物相關政策,交流信息和研究成果,傳播文物知識,提高讀者對文物的鑒賞水平,熱忱為廣大讀者服務。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10XNL0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XMZ04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XZS03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5BF04)、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2QNLS04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XKG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CKG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AZD11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CZJ00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KG018)。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285 | 遺址;三星堆;石器;考古;石器時代 |
四川大學 | 187 | 遺址;出土;考古;三星堆;文物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134 | 文物;遺址;三星堆;考古;青銅 |
四川省博物館 | 119 | 文物;博物;博物館;考古;藝術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89 | 考古;遺址;出土;三星堆;青銅 |
北京大學 | 82 | 考古;遺址;三星堆;青銅;墓葬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56 | 博物;博物館;書畫;題刻;文物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 45 | 考古;佛教;文化;考古發現;蜀文化 |
四川省文化廳 | 45 | 文物;漢代;畫像;青銅;文物工作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 39 | 遺址;考古;試掘;試掘簡報;金沙遺址 |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五號
郵編:610041
主編:唐飛
我們不是四川文物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五號,郵編:610041。
四川文物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是由四川省文物局主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的一本歷史類期刊。國內刊號:51-1040/K,國際刊號:1003-6962。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五號,郵編: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