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是一本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5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4.08。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地質》(雙月刊)是由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在原《中國區域地質》(季刊)內容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反映中國地質調查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
《中國地質》(雙月刊)的辦刊宗旨是:以基礎性、公益性、學術性為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展示國家層次、高水平的學術科研成果,著重反映地質大調查和科研中具有創新性、前沿性、綜合性、導向性的研究成果,推出一大批地學科研人才。
《中國地質》(雙月刊)主要報道基礎地質(包括地層、古生物、構造地質、巖石、礦物、區域地質等)、礦床地質、能源地質、海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遙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信息等研究成果。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項目、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B07011)、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0559)、四川省重點科學建設項目(SZD04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30313)、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200214200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2100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2CB41680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4035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7399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30423)。
1.來稿請寄一式二份打印稿(本刊原則上不接受手寫稿),圖版、照片請用原件。請作者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如有特殊需要,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投稿時應聲明稿件專投本刊且未正式發表,切忌一稿多投,如有違反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承擔。
2.請另附紙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等,并提供3~5位可能的審稿人姓名及通信地址、電話,供編輯部參考。
3.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的3個月內答復您是否錄用。如在3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是否錄用通知,您可改投他刊。
4.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錄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凡不愿將自己的文章以光盤版和網絡版形式發表者,請投他刊。
5.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技術性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則應征求作者同意。
6.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文字精練。正文標題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1、2、3……;1.1、1.2、1.3……表示,依次類推,頂格書寫。
7.在首頁腳注處注明:①如為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基金名稱和編號;②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地址、及聯系電話等。
8.論文的書寫順序為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同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4人,多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6人)、作者單位(全稱、所在地、郵政編碼)、中文提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目、作者漢語拼音、作者所在單位的英文全稱(包括所在地和郵編)、英文提要及關鍵詞。每篇論文的篇幅(包括提要、圖、表、參考文獻)以10000~12000字為宜,最多不要超過20000字。中文提要一般為200~300字,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4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8個。英文提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9.對稿件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10.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插圖要主題突出、圖面結構合理、線條粗細疏密合適,圖內文字及數字均要求用宋體字,圖中內容要與圖注和正文敘述相符。圖件要求按印刷時的實際尺寸進行計算機制圖,使用線段比例尺。雙欄排圖不寬于8cm,通欄排圖不寬于17cm。如有條件,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如用其他軟件繪制,則請轉成JPG格式,分辯率為300dpi)單獨拷貝原文件。中文圖名、圖注置于圖的下方,英文圖名、圖注則放在中文之下。圖中代號能直接在圖注中標出的就不再在圖例中列出。內容較簡單的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中、英文表名放在表格上方。測試數據要在表格下方注明測試者、測試方法、實驗儀器設備、實驗條件、精度及誤差范圍等。
11.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的規定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來源,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寫出,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直接閱讀過的與本文有關的最主要的文獻。請不要列入非公開發行的文獻,必要時可用腳注處理。引用他人未發表過的資料或數據,應征得有關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說明。參考文獻要按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排,其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期刊:[序號]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題[J].刊名,年,卷(期):起-訖頁;專著[序號]作者姓名.書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年.起-訖頁;論文集:[序號]作者姓名.出版年.析出題名[C]//編者名(ed./eds.).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訖頁。如所引用的文獻為中文,則在其下應列出相應的英文,并在括號內注明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2.作者在收到錄用通知及退改意見后,務請及時將編輯加工標注過的原稿、修改后的打印稿、清繪好的圖件和電子文檔寄交本刊編輯部。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875 | 地質;成礦;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 |
中國地質調查局 | 660 | 地質;成礦;鋯石;地球化;地球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528 | 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成礦;礦床 |
中國地質大學 | 230 | 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鋯石;成礦 |
成都理工大學 | 217 | 盆地;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礦床 |
中國科學院 | 190 | 地球化;地球化學;地質;成礦;盆地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160 | 盆地;儲層;油氣;地質;頁巖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159 | 地質;成礦;地球化;地球化學;巖石 |
國土資源部 | 144 | 地質;礦產;礦產資源;盆地;礦業 |
吉林大學 | 110 | 地質;鋯石;礦床;同位素;盆地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
郵編:100037
主編:郝梓國
我們不是中國地質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郵編:100037。
中國地質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一本地質類期刊。國內刊號:11-1167/P,國際刊號:1000-3657。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郵編: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