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gdku2"></u>
      <sub id="gdku2"></sub>

          1. 中國地質
            • 創刊時間1953
            • 影響因子4.08
            • 發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中國地質雜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是一本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主辦的一本地質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地質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5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4.08。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中國地質雜志介紹

            《中國地質》(雙月刊)是由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在原《中國區域地質》(季刊)內容基礎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反映中國地質調查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載體。

            《中國地質》(雙月刊)的辦刊宗旨是:以基礎性、公益性、學術性為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展示國家層次、高水平的學術科研成果,著重反映地質大調查和科研中具有創新性、前沿性、綜合性、導向性的研究成果,推出一大批地學科研人才。

            《中國地質》(雙月刊)主要報道基礎地質(包括地層、古生物、構造地質、巖石、礦物、區域地質等)、礦床地質、能源地質、海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含生態地質和災害地質)、遙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信息等研究成果。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地質調查局科研項目、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B07011)、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0559)、四川省重點科學建設項目(SZD04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30313)、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200214200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2100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2CB41680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4035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7399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30423)。

            中國地質雜志征稿要求

            1.來稿請寄一式二份打印稿(本刊原則上不接受手寫稿),圖版、照片請用原件。請作者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如有特殊需要,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投稿時應聲明稿件專投本刊且未正式發表,切忌一稿多投,如有違反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承擔。

            2.請另附紙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等,并提供3~5位可能的審稿人姓名及通信地址、電話,供編輯部參考。

            3.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的3個月內答復您是否錄用。如在3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是否錄用通知,您可改投他刊。

            4.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錄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凡不愿將自己的文章以光盤版和網絡版形式發表者,請投他刊。

            5.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技術性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則應征求作者同意。

            6.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文字精練。正文標題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1、2、3……;1.1、1.2、1.3……表示,依次類推,頂格書寫。

            7.在首頁腳注處注明:①如為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基金名稱和編號;②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地址、及聯系電話等。

            8.論文的書寫順序為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同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4人,多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6人)、作者單位(全稱、所在地、郵政編碼)、中文提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目、作者漢語拼音、作者所在單位的英文全稱(包括所在地和郵編)、英文提要及關鍵詞。每篇論文的篇幅(包括提要、圖、表、參考文獻)以10000~12000字為宜,最多不要超過20000字。中文提要一般為200~300字,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4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8個。英文提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9.對稿件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10.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插圖要主題突出、圖面結構合理、線條粗細疏密合適,圖內文字及數字均要求用宋體字,圖中內容要與圖注和正文敘述相符。圖件要求按印刷時的實際尺寸進行計算機制圖,使用線段比例尺。雙欄排圖不寬于8cm,通欄排圖不寬于17cm。如有條件,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如用其他軟件繪制,則請轉成JPG格式,分辯率為300dpi)單獨拷貝原文件。中文圖名、圖注置于圖的下方,英文圖名、圖注則放在中文之下。圖中代號能直接在圖注中標出的就不再在圖例中列出。內容較簡單的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中、英文表名放在表格上方。測試數據要在表格下方注明測試者、測試方法、實驗儀器設備、實驗條件、精度及誤差范圍等。

            11.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的規定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來源,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寫出,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直接閱讀過的與本文有關的最主要的文獻。請不要列入非公開發行的文獻,必要時可用腳注處理。引用他人未發表過的資料或數據,應征得有關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說明。參考文獻要按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排,其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期刊:[序號]作者姓名(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題[J].刊名,年,卷(期):起-訖頁;專著[序號]作者姓名.書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年.起-訖頁;論文集:[序號]作者姓名.出版年.析出題名[C]//編者名(ed./eds.).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訖頁。如所引用的文獻為中文,則在其下應列出相應的英文,并在括號內注明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12.作者在收到錄用通知及退改意見后,務請及時將編輯加工標注過的原稿、修改后的打印稿、清繪好的圖件和電子文檔寄交本刊編輯部。

            中國地質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中國地質科學院 875 地質;成礦;礦床;地球化;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調查局 660 地質;成礦;鋯石;地球化;地球化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528 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成礦;礦床
            中國地質大學 230 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鋯石;成礦
            成都理工大學 217 盆地;地質;地球化;地球化學;礦床
            中國科學院 190 地球化;地球化學;地質;成礦;盆地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60 盆地;儲層;油氣;地質;頁巖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159 地質;成礦;地球化;地球化學;巖石
            國土資源部 144 地質;礦產;礦產資源;盆地;礦業
            吉林大學 110 地質;鋯石;礦床;同位素;盆地

            中國地質雜志文章選集

            • 華南丘陵地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前景 楊文采; 田鋼; 夏江海; 楊波
            • 北京平原區地下空間建設地質安全監測問題探討 周圓心; 鄭桂森; 何靜; 李超; 劉予; 何晗晗; 肖景澤
            • 京張地區延礬盆地北緣活動斷裂帶桑園鎮隱伏段綜合地球物理及鉆孔地層剖面研究 戚幫申; 豐成君; 譚成軒; 張鵬; 孟靜; 張春山; 楊為民; 楊肖肖; 雷曉東
            • 特殊地下空間應用與研究現狀 郭朝斌; 王志輝; 劉凱; 李采
            • 江南造山帶東段新元古代九嶺復式巖體鋯石U-Pb年代學及構造意義 段政; 廖圣兵; 褚平利; 黃文成; 朱延輝; 舒徐潔; 李長波
            • 西昆侖塔什庫爾干馬爾洋巖組的厘定及控礦意義 賀承廣; 王世炎; 方懷賓; 柴建玉; 蘇建倉; 常永偉; 王柳林; 陳登輝
            •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上三疊統延長組物源分析及熱演化 孫寧亮; 鐘建華; 倪良田; 郝兵; 羅可; 曲俊利; 劉闖; 楊冠群; 曹夢春
            • 西藏許如錯地區古近紀盆地碎屑鋯石U-Pb年代學充填記錄分析 和源; 陳慶; 朱利東; 黃榮才; 楊文光; 陶剛; 李超; 柳樹權
            • 贊比亞東北部卡薩馬群形成環境:碎屑鋯石U-Pb年齡與Hf同位素的限定 任軍平; 王杰; 孫宏偉; 馮琳; 左立波; 古阿雷; 賀福清; CHIPILAUKA; Mukofu; ALPHET; PHASKANI; Dokowe; EZEKIAH; Chikambwe; CHISHIMBA; Canisius; DANIEL; Malunga
            • 西秦嶺造山帶東段航磁特征及斷裂構造格架 張翔; 石連成; 程莎莎; 段晨宇; 魏永強; 鄧德偉; 盧亞運
            • 四川盆地西南緣五峰--龍馬溪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 楊平; 汪正江; 余謙; 劉偉; 劉家洪; 熊國慶; 何江林; 楊菲
            • 新疆東準噶爾卡拉麥里蛇綠巖帶兩側志留系--石炭系沉積和構造特征分析及其意義 趙磊; 牛寶貴; 徐芹芹; 楊亞琦
            • 西藏則學地區熱液脈型鉛鋅礦S、Pb同位素組成及其對成礦物質來源的啟示 柯賢忠; 王晶; 鐘石玉; 高旭
            • 云南含羅平生物群層位鍶同位素組成與演化 謝韜; 胡世學; 周長勇; 張啟躍; 黃金元; 文芠
            • 秦嶺華陽川地區航空伽馬能譜異常特征及鈾找礦方向 楊海; 趙廷嚴; 李詩珺; 賈志業; 金久強; 梁秀娟

            中國地質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

            郵編:100037

            主編:郝梓國

            中國地質
            中國地質雜志

            價格:¥400.00元/1年 雙月刊 郵發代號:2-112

            主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45號,郵編:100037。

            人妻爽爽免费在线视频_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_中文字幕人妻少妇av_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不卡

              1. <u id="gdku2"></u>
                <sub id="gdku2"></sub>

                    1.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首页 |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