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電源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04:22: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驅動電源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驅動電源設計

電源驅動電路設計論文

1IGBT模塊驅動電路的基本要求

1)實際導通時柵極偏壓一般選12~15V為宜;而柵極負偏置電壓可使IGBT可靠關斷,一般負偏置電壓選-5V為宜。在實際應用中為防止柵極驅動電路出現高壓尖峰,最好在柵射之間并接兩只反向串聯的穩壓二極管。

2)考慮到開通期間內部MOSFET產生Mill-er效應,要用大電流驅動源對柵極的輸入電容進行快速充放電,以保證驅動信號有足夠陡峭的上升、下降沿,加快開關速度,從而使IGBT的開關損耗盡量小。

3)選擇合適的柵極串聯電阻(一般為10Ω左右)和合適的柵射并聯電阻(一般為數百歐姆),以保證動態驅動效果和防靜電效果。根據以上要求,可設計出如圖1所示的半橋LC串聯諧振充電電源的IGBT驅動電路原理圖。考慮到多數芯片難以承受20V及以上的電源電壓,所以驅動電源Vo采用18V。二極管V79將其拆分為+12.9V和-5.1V,前者是維持IGBT導通的電壓,后者用于IGBT關斷的負電壓保護。光耦TLP350將PWM弱電信號傳輸給驅動電路且實現了電氣隔離,而驅動器TC4422A可為IGBT模塊提供較高開關頻率下的動態大電流開關信號,其輸出端口串聯的電容C65可以進一步加快開關速度。應注意一個IGBT模塊有兩個相同單管,所以實際需要兩路不共地的18V穩壓電源;另外IGBT柵射極之間的510Ω并聯電阻應該直接焊裝在其管腳上(未在圖中畫出),而且最好在管腳上并聯焊裝一個1N4733和1N4744(反向串聯)穩壓二極管,以保護IGBT的柵極。

2實驗結果及分析

在變換器的LC輸出端接入兩個2W/200Ω的電阻進行靜態測試。實驗中使用的儀器為:Agi-lent54833A型示波器,10073D低壓探頭。示波器置于AC檔對輸出電壓紋波進行觀測,波形如圖5所示。由實驗結果看,輸出紋波可以基本保持在±10mV以內,滿足設計要求。此后對反激變換器電路板與IGBT模塊驅動電路板進行對接聯調。觀察了IGBT柵極的驅動信號波形。由實驗結果看,IGBT在開通時驅動電壓接近13V,而在其關斷時間內電壓接近5V。這主要是電路中的光耦和大電流驅動器本身內部的晶體管對驅動電壓有所消耗(即管壓降)造成的,故不可能完全達到18V供電電源的水平。

查看全文

頻逆變電源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介紹了用IGBT作功率器件的中頻逆變電源,對電路的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關鍵詞:絕緣柵雙極晶體管;中頻逆變電源;驅動;正弦波脈寬調制

引言

400Hz中頻電源在工業、國防、航海、航空等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目前在我國,400Hz中頻供電系統大多為中頻機組,體積大,噪音高,效率低,管理不便。我們研制了一臺用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做為主功率開關器件的400Hz正弦波中頻逆變電源,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噪音低,轉換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是中頻機組的理想替代新產品。

IGBT是新一代復合型電力電子器件,它的控制級為絕緣柵控場效應晶體管,輸出級為雙極功率晶體管,因而它兼有兩者的優點而克服了兩者的缺點,如高的輸入阻抗;高的開關頻率;很小的驅動功率;通態壓降小;電流密度大等。

圖1

查看全文

人機界面D控制驅動管理論文

摘要:介紹LCD的控制驅動及基與MCU接口的特點;詳細闡述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中各種常見LCD的控制驅動與MCU接口設計,以及一些基礎LCD外圍電路設計。關鍵詞:LCDMCU接口控制驅動電路設計液晶顯示,穩定可靠、成本低、功耗小、控制驅動方便、接口簡單易用、模塊化結構緊湊,在嵌入式系統中作為人機界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國內許多廠商,如紫晶、冀雅、晶華、信利、蓬遠等已經能夠滿足各種定制液晶顯示的需求;很多著名半導體廠商,如Hitachi、SeikoEpson、Toshiba、Holtek、Solomon、Samsung等相繼推出了許多控制驅動器件。本文以現有的控制驅動器件和液晶顯示器如何構成各種結構緊湊、成本低廉、簡單易用、性能優良的嵌入式人機界面的設計進行綜合闡述。1液晶顯示及其控制驅動與接口概述液晶顯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是利用液晶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發生位置變化而遮蔽/通透光線的性能制作成為一種重要平板顯示器件。通常使用的LCD器件有TN型(TwistNematic,扭曲向列型液晶)、STN型(Super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和TFT型(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型液晶)。TN、STN、TFT型液晶,性能依次增強,制作成本也隨之增加。TN和STN型常用作單色LCD。STN型可以設計成單色多級灰度LCD和偽彩色LCD,TFT型常用作真彩色LCD。TN和STN型LCD,不能做成大面積LCD,其顏色數在218種以下。218種顏色以下的稱為偽色彩,218種及其以上顏色的稱為真彩色。TFT型可以實現大面積LCD真彩顯示,其像素點可以做成0.3mm左右。TFT-LCD技術日趨成熟,長期困擾的難題已獲解決:視角達170°,亮度達500cd/m2(500尼特),顯示器尺寸達101.6cm(40in),變化速度達60幀/s。

進行LCD設計主要是LCD的控制/驅動和外界的接口設計。控制主要是通過接口與外界通信、管理內/外顯示RAM,控制驅動器,分配顯示數據;驅動主要是根據控制器要求,驅動LCD進行顯示。控制器還常含有內部ASCII字符庫,或可外擴的大容量漢字庫。小規模LCD設計,常選用一體化控制/驅動器;中大規模的LCD設計,常選用若干個控制器、驅動器,并外擴適當的顯示RAM、自制字符RAM或ROM字庫。控制與驅動器大多采用低壓微功耗器件。與外界的接口主要用于LCD控制,通常是可連接單片機MCU的8/16位PPI并口或若干控制線的SPI串口。顯示RAM除部分Samsung器件需用自刷新動態SDRAM外,大多公司器件都用靜態SRAM。嵌入式人機界面中常用的LCD類型及其典型控制/驅動器件與接口如下:

段式LCD,如HT1621(控/驅)、128點顯示、4線SPI接口;字符型LCD,如HD44780U(控/驅)、2行×8字符顯示、4/8位PPI接口;單色點陣LCD,如SED1520(控/驅)、61段×16行點陣顯示、8位PPI接口,又如T6863(控)+T6A39(列驅+T6A40(行驅)、640×64點雙屏顯示、8位PPI接口;

灰度點陣LCD,如HD66421(控/驅)、160×100點單色4級灰度顯示、8位PPI接口;偽彩點陣LCD,如SSD1780(控/驅)、104RGB×80點顯示、8位PPI或3/4線SPI接口;真彩色點陣LCD,如HD66772(控/源驅)+HD66774(柵驅)、176RGB×240點顯示、8/9/16/18位PPI接口、6/16/18動畫接口、同步串行接口;視頻變換LCD,如HD66840(CRT-RGB→CD-RGB)、720×512點顯示、單色/8級灰度/8級顏色/4位PPI接口。控制驅動器件的供電電路、驅動的偏壓電路、背光電路、振蕩電路等構成LCD控制驅動的基本電路。它是LCD顯示的基礎。

LCD與其控制驅動、接口、基本電路一起構成LCM(LiquidCrystalModule,LCD模塊)。常規嵌入式系統設計,多使用現成的LCM做人機界面;現代嵌入式系統設計,常把LCD及其控制驅動器件、基本電路直接做入系統。本體考慮、既結構緊湊,又降低成本,并且有昨于減少功耗、實現產品小型化。控制LCD顯示,常采用單片機MCU,通過LCD部分的PPI或SPI接口,按照LCD控制器的若干條的協議指令執行。MCU的LCD程序一般包括初始化程序、管理程序和數據傳輸程序。大多數LCD控制驅動器廠商都隨器件提供有匯編或C語言的例程資料,十分方便程序編制。

2常見LCD的控制驅動與接口設計2.1段式LCD的控制驅動與接口設計段式LCD用于顯示段形數字或固定形狀的符號,廣泛用作計數、計時、狀態指示等。普遍使用的控制驅動器件是Holtek的HT1621,它內含與LCD顯示點一一對應的顯存、振蕩電路,低壓低功耗,4線串行MCU連接,8條控制/傳輸指令,可進行32段×4行=128點控制顯示,顯示對比度可外部調整,可編程選擇偏壓、占空比等驅動性能。HT1621控制驅動LCD及其MCU接口如圖1所示。2.2字符型LCD的控制驅動與接口設計字符型LCD用于顯示5×8等點陣字符,廣泛用作工業測量儀表儀器。常用的控制驅動器件有:Hitachi的HD44780U、Novatek的NT3881D、Samsung的KS0066、Sunplus的SPLC78A01等。HD44780U使用最普遍。它內嵌與LCD顯示點一一對應的顯存SRAM、ASCII碼等的字符庫CGROM和自制字符存儲器CGRAM,可顯示1~行每行8個5~8點陣字符或相應規模的5×10點陣字符,其內振蕩電路附加外部阻容RC可直接構成振蕩器。HD44780U具有可直接連接68XXMCU的4/8位PPI接口,9條控制/傳輸指令,顯示對比度可外部調整。HD44780U連接80XXMCU時有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兩種方式:直接連接需外部邏輯變換接口控制信號,而無需特別操作程序;間接連接將控制信號接在MCU的I/O口上,需特別編制訪問程序。HD44780U控制驅動LCD及其與80XXMCU的接口如圖2所示。

查看全文

混合邏輯接口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低功耗MSP430單片機與傳統的LSTTL、HCMOS和CMOS接口技術,特別闡述了3V器件具有5V容限的特點,介紹兩種電平移位器。

關鍵詞:單片機接口電路微機硬件

MSP430超低功耗微處理器是TI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單片機。它具有16位精簡指令結構,內含12位快速ADC/SlopeADC,內含60K字節FLASHROM,2K字節RAM,片內資源豐富,有ADC、PWM、若干TIME、串行口、WATCHDOG、比較器、模擬信號,有多種省電模式,功耗特別小,一顆電池可工作10年。開發簡單,仿真器價格低廉,不需昂貴的編程器。

MSP430其特點有:1.8V~3.6V低電壓供電;高效16位RISCCPU可以確保任務的快速執行,縮短了工作時間,大多數指令可以在一個時鐘周期里完成;6微秒的快速啟動時間可以延長待機時間并使啟動更加迅速,降低了電池的功耗。MSP430產品系列可以提供多種存儲器選擇,簡化了各類應用中MSP430的設計;ESD保護,抗干擾力特強。與其它微控制器相比,帶Flash的微控制器可以將功耗降低為原來1/5,既縮小了線路板空間又降低了系統成本。

MSP430具有如此多的優點,可以預測在今后會有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仍有許多5V電池的邏輯器件和數字器件在使用,因此在許多設計中3V(含3.3V)邏輯系統和5V邏輯系統共存,而且不同的電源電壓在同一電路板中混用。隨著更低電壓標準的引進,不同電源電壓邏輯器件間的接口問題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本文討論MSP430與單片機中最常用的LSTTL電路、CMOS電路及計算機HCMOS電路的3V和5V系統中邏輯器件間的接口方法。理解這些方法可避免不同電壓的邏輯器件接口時出現問題,保證所設計的電路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1邏輯電平不同,接口時出現的問題

查看全文

電弧等離子體激勵電源分析

摘要:氣體放電機理的研究是很多物理領域研究的基礎,放電電源是氣體放電的關鍵設備。針對氣體放電時復雜的工況和其特殊的負阻特性,提出并研制了一種以CPLD和PLC結合控制的放電電源。對電源主功率電路、數字控制系統及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和設計理念作了詳細的闡述。實驗結果與實際的使用均表明,本系統在氣體放電過程中電源工作穩定且有良好的恒流特性,對核聚變科學研究電弧等離子體具有典型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氣體放電;電弧等離子體;負阻特性;恒流特性

1概述

飛行器在高速飛入太空時,在其周圍會形成一種極其復雜的等離子鞘套,鞘套厚度約為10cm左右,該鞘套會吸收或者反射電磁波,從而造成飛行器與外界的通信信號衰減甚至中斷,即黑障效應。所以產生等離子體研究這種現象非常有意義。此外,電弧等離子體因具有溫度高(達30000K)[1]、能流密度大和良好的控制性等特點,現已在節能、減排、增效、環保等多領域備受青睞[2]。目前,工業發達的國家已將等離子體技術應用在工業固廢處理、切割、焊接、冶煉及點火等眾多領域[3],國內也正在推廣使用。要實現等離子體技術的全面推廣,具有高可靠性和優良控制性能的大功率等離子體激勵電源是其關鍵。在工業生產中,獲取等離子的方式雖然有很多種,但是歸結起來主要有3種[4]:即熱電離、光輻射電離和放電電離,放電電離有時稱場致電離,但在航空航天領域一般采用放電電離的方式來獲取穩定的等離子體。根據電源-電弧理論以及等離子體在實際工況的應用情況,電弧等離子體負載呈一種負阻特性,要保證其能量可持續保持在幾百千瓦或幾兆瓦,放電電源需長時間工作在高壓大電流狀態。一般保持3mm左右的等離子體流,起弧電壓約5kV,電流約1A;維持電壓約300V,電流約160A,且需要在其范圍內可連續可調。放電電源主功率電路采用了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利用晶閘管較大的單管容量和較強的抗浪涌能力來滿足電弧等離子體對放電電源這種苛刻的供電要求,并采用運算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的數字控制系統對其進行控制,提高了放電電源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2放電原理及系統構成

從電弧等離子體工作原理來分析,交流激勵和直流激勵均可使放電電極之間的氣體被擊穿[5],發生放電現象。交流激勵一般采用工頻變壓器直接升壓后將其氣體擊穿,但因存在體積大、消耗鐵銅金屬材料較多、對電網沖擊厲害且功率因數極低而很少被采用。隨著新電磁材料和新控制理論的不斷出現并應用在開關電源中,以及與電力電子技術相關的其他學科不斷改進和飛速發展,直流激勵一般采用開關電源的方式獲取直流電,但是由于開關電源在逆變環節所使用的開關器件大多為IGBT或MOSFET,因其單管容量較小,所以在大功率放電電源中只能采用開關器件串并聯的方式工作,由于所選用開關器件的參數和靜態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實際使用時必須對其進行串聯均壓和并聯均流的措施來彌補這種不足,不僅使電源系統復雜化而且因環節較多使系統的可靠性也大大地降低。基于現有等離子體激勵電源的不足,設計了一種額定輸出電壓為500V,額定輸出電流為300A的放電電源,主功率電路拓撲結構為三相全控整流橋,主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主電路主要內容涉及進線交流接觸器、工頻整流變壓器、三相整流橋電路、RC吸收電路和低通LC濾波電路。工作原理為:當主電路上電且接收到外部控制面板的合閘信號時,進線側的交流接觸器觸點吸收,主電路通電。工作時每個周期整流橋晶閘管器件均按照VT1、VT2→VT2、VT3→VT3、VT4→VT4、VT5→VT5、VT6→VT6、VT1的導通規律工作,每個晶閘管在一個工作周期內都導通120°。2.1整流橋輸入線電壓。(1-1)2.2整流臂晶。閘管平均通態電流(1-2)電力電子器件抗電流浪涌能力都較差,晶閘管也不例外,在其開關瞬間或過載工作時,會流過大于器件額定值的工作電流,器件極易因管芯溫度迅速升高而燒壞,且過電流是電力電子電路最容易發生且最容易損壞器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電力電子器件對電壓也是十分敏感,一旦外加電壓超過器件最大額定電壓時,器件會立即被損壞,而過電壓在實際工作時經常發生,如激勵電源進線交流接觸器分/合閘、晶閘管換相和關斷以及雷電均會引起過電壓,所以為了確保電路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在工程實際中,選取管子額定電壓和電流時一般都會考慮2~3倍的安全裕量[6]。此外,由于等離子體激勵電源對效率的要求較高,如果選擇容量較小的晶閘管讓其在接近管子額定值時長期工作,不僅會縮短器件的壽命,且工作效率也較低。通過以上計算和分析,最終選擇了中國中車集團公司生產的扁平式晶閘管,型號為:Y38KPJ,該晶閘管通態平均電流,IT(AV)=100(A),反向重復峰值電壓VRRM=3000(V),dv/dt=1000V/μs,di/dt=100A/μs,斷態漏電流范圍為34~39mA。2.3RC吸收電路。激勵電源整流橋晶閘管采用了RC吸收電路對其進行過電壓保護,緩沖電路直接并聯在其每個晶閘管的陰陽極之間,既能對整流臂晶閘管瞬態過電壓吸收,又可抑制開關管在導通時正向電壓上升率,RC參數計算如下:(1-3)(1-4)(1-5)式中:CS—整流橋RC吸收電路電容(μF)IT(AV)—閥側器件額定正向平均電流(A)RS—整流橋RC吸收電路電阻(Ω)PRS—RC吸收電路功率損耗(W)f—電源頻率(Hz)UARM—臂反向工作峰值電壓(V)ns—每個整流臂串聯晶閘管個數換相吸收電阻R01-R06最終選擇了30W/10歐姆線繞電阻,換相吸收電容C01-C06為0.5μF/750V的CBB電容。

查看全文

汽車電子保護應用論文

本文探討了聚合物正溫度系數(PPTC)器件如何在汽車應用(包括電機驅動、控制裝置以及IDB-1394網絡等)中實現各種保護功能,如電源保護、輸入/輸出接口的保護、過熱保護、過電流保護等。

PPTC器件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便攜式電器、手機、計算機和遠程通信設備的過流和過熱電路保護設計中。汽車電子技術委員會推出的有關無源部件的新標準,推動了PPTC電路保護技術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主要針對電子電路和機動附件,如電動車窗、電動座椅、天窗控制和遠程信息處理裝置,旨在降低成本及提高可靠性和功能性。

電機驅動和控制裝置要經受某些嚴酷的工作環境,而且要求能夠連續和可靠地運行。現場的故障是無法避免的,選擇正確的電路保護策略將有助于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并將制造商和客戶的維修成本控制在最低。采用泰科電子公司Raychem電路保護部提供的PolySwitchPPTC可復位電路保護器件,開發出更為穩固和可靠的產品,在電機的驅動和控制系統中能對某些常見的故障提供保護。

PPTC器件的小巧外形有助于節省寶貴的電路板空間,由于其具備自復式功能,因此可以允許布置在用戶無法接觸到的位置,這與傳統保險絲需要布置在用戶能夠方便更換的位置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由于PPTC器件是固態器件,因此還能夠耐受機械沖擊和振動,可為各種不同的應用場合提供可靠的電路保護。

電源保護

PolySwitch

查看全文

低電壓手持心電電路設計論文

1信號處理電路設計工作

信號處理電路本身也存在于低電壓手持心電的前置信號放大結構中,其主要為手持心電的電極拾取飾件發出的信號進行接受以及處理和分辨等工作,同時有效的對心臟跳動的信號進行增益,對相關雜亂信號進行降噪處理。具體來講,信號處理電路首先需要針對自身的抗極化電壓進行設計,保證抗極化電壓能夠有效滿足信號放大的要求,保證信號處理電路能夠在滿足信號增益的過程中滿足低電壓手持心電的正常工作情況,其具體的抗極化電壓以及電路設置的增益情況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調整。一般抗極化電壓設置為500mV;其次信號處理電路的設計需要保證電路的頻率不會對心臟跳動信號的頻率采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具有相應的雜頻降噪功能,使用輸入緩沖電路中的高精度運算放大器就能夠有效的完成這一工作。同時注意好信號處理電路的失調電壓設置工作,保證失調電壓不會出現飽和情況,常規下信號處理電路的失調電壓設置的最大線路為0.55mV。

2右腿驅動電路設計工作

右腿驅動電路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低電壓手持心電的運轉過程中消除手持心電自身工作頻率對心臟頻率信號采集工作的干擾,使低電壓手持心電在運轉過程中能夠提供更小的電能消耗以及擁有更小的輸出擺幅。具體來講,右腿驅動電路的設計應該保證手持心電電壓最大的輸出范圍部隊對手持心電的功能發揮造成影響,保證其在60uA的靜態工作電流下仍然能夠有效的發揮手持心電的具體功能作用。

3起搏脈沖檢測電路設計工作

起搏脈沖檢測電路的功能主要是對低電壓手持心電中起搏脈沖信號的收集以及檢測再到最終與A/D轉換器的信號交換工作提供相應的電能,因此起搏脈沖檢測電路的設計工作對于低電壓手持心電的具體工作沒有較大影響,只要注意到發揮其降低手持心電的功率消耗以及電能成本的優點就行。

查看全文

全橋驅動器芯片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飛利浦公司采用EZ-HVSOI工藝制造的全橋驅動器UBA2032T/TS可用于驅動任何一類負載,尤其適合于驅動HID燈。文中介紹了UBA2032T/TS的功能特點,給出了它的典型應用電路。

關鍵詞:全橋驅動器;高壓IC;UBA2032T/TS;HID燈驅動電路

1概述

飛利浦公司推出的UBA2032高壓單片IC是采用EZ-HVSO1工藝制造的一種高壓全橋驅動器。UBA2032在全橋拓撲中通過外部MOSFET可以驅動任何一種負載,尤其適用于驅動高強度的放電HID燈如高壓鈉燈和金鹵燈換向器等commutator。UBA2032的主要特點如下:

●內置自舉二極管和高壓電平移位器;

●橋路電壓最高可達550V,并可直接從IC的HV腳輸入高壓,以為內部電路產生低工作電壓,而無需附加低壓電源;

查看全文

收發器接口芯片應用管理論文

摘要:SP3223E/3243E是SIPEX公司生產的RS-232收發器接口芯片。該器件內部含有一個高效電荷泵,可在單+3.0V~+5.5V電源下產生±5.5V的RS-232電平,并支持EIA/TIA-232和ITU-TV.28/V.24通信協議,因而可用于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設備。文章分析了SP3223E/3243E的結構原理和主要特點,給出了它的典型應用電路。

關鍵詞:電荷泵;自動上線;驅動器;收發器

1概述

SP3223E/3243E是SIPEX公司生產的RS-232收發器,它支持EIA/TIA-232和ITU-TV.28/V.24通信協議,適用于便攜式設備使用(如筆記本電腦及PDA)。SP3223E/3243E內有一個高效電荷泵,可在單+3.0V~+5.5V電源下產生±5.5V的RS-232電平,該技術已申請了美國專利(專利號為U.S.--5306954)。滿負載時,SP3223E/3243E器件可工作于235kbps的數據傳輸率。3.3V時僅需0.1μF的電容。SP3223E是一個雙驅動器/雙接收器芯片,SP3243E則是一個三驅動器/五接收器芯片,是筆記本電腦或PDA的理想器件。SP3243E包含一個總是處于激活狀態的補充接收器,可在關斷狀態下監控外設(如調制解調器)。由于具有自動上線特性,因此,當其與一個相關外設之間接上RS-232電纜并處于工作狀態下時,設備會自動醒來。否則,如果電流不足1mA,設備會自動關斷。

SP3243E包含一個補充接收器,當電源斷開時,該接收器可保護UART或串行控制器芯片。SP3223E和SP3243E是敏感電源設計的理想選擇。SP3223E和SP3243E的自動上線電路減少了電源電流降到1mA以下的可能性。在大多數便攜式應用場合,RS-232電纜可被斷開或是將外設關閉。在上述情況下,其內部的電荷泵和驅動器也會被關閉。否則系統會自動上線工作。這樣,設計人員就可在不改變主要設計的情況下節省電源損耗。

SP3223E/3243E的主要特點如下:

查看全文

USB接口電子巡更管理論文

摘要:介紹一種具有數據傳輸速度快、支持熱插拔和充電方便等特點的USB接口電子巡更系統;闡述電子巡更系統硬件電路及工作原野,并介紹該系統的軟件組成及流程圖。

關鍵詞:電子巡更系統信息鈕扣USB接口設備驅動程序

電子巡更系統是智能樓宇中保安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保安巡更時,需按指定的路線和時間,依次以達各個巡更點進行巡更。在此系統中,各巡更點設有信息鈕扣,保安用巡更機讀取信息鈕及當前時間。巡更完畢后,將巡更機交至安保中心,使之與計算機的USB接口相連,將存儲在巡更機中的巡更數據輸入計算機。所以,通過它可以了解保安的巡更情況,有效地管理和督促保安的工作。

1996年,Intel、Microsoft、IBM等七家公司共同推出USB1.0通用串行接口標準,隨后帶USB接口的產品陸續出現。USB接口具有速度快、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易擴展、可提供總線供電等優點。

基于USB接口的諸多優點和本設計中巡更機的特點,我們在設計巡更系統時,采用了USB接口。該電子巡更系統具有使用方便、數據傳輸速度快、易擴展、充電方便、功耗低、性價比高等優點,有效地解決了傳統巡更機的不足。

圖1巡更機硬件原理框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