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系統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02:54: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路系統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路系統設計

汽車駕駛側下飾板注射模設計研究

摘要:針對駕駛側下飾板形狀復雜、脫模困難等問題,模具結構設計了2個動模大滑塊、2個定模斜滑塊、8個動模斜推塊的側向抽芯機構,并采用熱流道轉普通流道和潛伏式澆口相結合的澆注系統及組合推出機構。模具經實際生產驗證:各機構布局緊湊、設計合理,成型的塑件能滿足汽車儀表板裝配要求。

關鍵詞:駕駛側下飾板;注射模;澆注系統;側向抽芯機構;斜滑塊

隨著汽車行業向輕量化發展,塑件在汽車內外裝飾中的占比越來越大,為滿足消費者對可直觀感知的汽車內外飾件的高品質要求,汽車內飾件也由單一的功能向多用途轉變,塑件結構特征變得更復雜,給注射成型帶來更大的難度。汽車駕駛側下飾板屬于儀表板總成系列,位于駕駛員的膝部位置,起到保護駕駛員膝部和遮蓋轉向管柱罩蓋搭接間隙等作用,現介紹成型右舵汽車駕駛側下飾板的注射模設計[1,2]。

1塑件結構分析

某右舵汽車駕駛側下飾板塑件如圖1所示,材料為改性聚丙烯PP-TD20,在PP中加20%滑石粉,能改善聚丙烯的耐沖擊和表面性能,降低成型塑件的收縮率,廣泛應用于汽車和電氣產品中,材料收縮率為0.95%。下飾板外形尺寸約為504.90mm×357.35mm×190.66mm,平均壁厚約為2.5mm,單件質量567g。塑件外形尺寸較大,背面有大量用于安裝鋁板的片狀卡塊、多處安裝卡扣和螺釘固定柱,塑料熔體在型腔中注射流程較長,型腔充填困難,澆注系統是設計難點之一。塑件尺寸精度要求高,內部結構復雜,四周有多處影響脫模的側向凸凹結構,其側向分型抽芯機構設計也是難點[3]。

2下飾板模具結構設計

查看全文

純電動客車熱管理系統設計分析

摘要:針對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時的溫度特性,設計一種具有智能調溫功能的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解決動力電池的降溫和加熱問題。

關鍵詞:純電動客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智能調溫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工作電壓平臺、高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等優點,被廣泛地運用于純電動客車[1-2]。然而,鋰離子電池在高溫或低溫下,其充放電性能均受到了制約。若強制放電或充電將會導致其壽命衰減,甚至引發安全性問題[3]。因此,無論是在南方高溫地區,還是在北方高寒地區,純電動客車都需考慮其動力電池的熱管理系統設計,以解決電池的散熱與加熱問題,將電池溫度維持在最佳的工作范圍,提升整車的性能。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包含其冷卻系統、加熱系統及其外部電路和控制系統。

1動力電池的冷卻與加熱系統設計

1.1冷卻方式。目前,動力電池主流的散熱系統有風冷和液冷兩種方式。風冷電池箱需要抽取空氣與電池進行熱對流,電池箱的防護等級無法達到IP67。當車輛涉水或淋雨時,電池箱存在進水而引發電池短路的隱患。因此,風冷的散熱方式可靠性不高,逐漸被淘汰。液冷電池箱采用冷卻液作為導熱介質,通過熱擴散對電池進行熱量傳輸,電池箱的防護等級可以達到IP67以上。因此,動力電池采用液冷系統已成為純電動客車的首選方案。液冷電池箱主要包含電池模組、水冷板、導熱硅脂和電池箱體。電池模組通過導熱硅脂與水冷板形成導熱連接,液冷板上設有進、出水口并延伸到電池箱體外部,如圖1所示。1.2常規的冷系統。鋰離子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范圍是20℃~40℃,超出該溫度范圍將導致電池的性能嚴重下降甚至引發安全事故[4]。常規的液冷散熱系統是采用散熱器搭載風扇的方式,通過風扇抽取自然風對冷卻液流經的散熱器進行散熱,達到冷卻液降溫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散熱效果有限,而且受環境溫度的影響特別大,尤其是在夏季,完全無法達到電池最佳工作所需的降溫效果。為了滿足電池的散熱需求,需要設計一種幾乎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的冷卻系統。1.3動力電池冷卻系統設計。本文借用空調制冷的原理[5-7],將空調制冷回路中的蒸發器替換成熱交換器,然后搭載驅動水路循環的水泵,將空調對空氣的制冷轉換成對冷卻液的制冷,從而達到了強制制冷的效果。該系統可根據冷卻液的輸入溫度及輸出溫度需求,智能控制壓縮機、風扇和水泵的功率,調節系統的制冷量,實現對輸出水溫的控制。1)系統組成。該冷卻系統主要包含電動壓縮機、冷凝器、風扇、膨脹閥、熱交換器、水泵、管路、控制器和線束等,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冷卻系統工作時,電動壓縮機將制冷劑(一般采用R134a)壓縮成高溫液體,流經冷凝器散熱,通過膨脹閥后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隨后進入熱交換器的制冷劑通道吸收熱量,從而使熱交換器的溫度降低,最后再回到電動壓縮機中進行下一個制冷循環。同時,水泵抽取冷卻液通過熱交換器的液體流道,低溫狀態的熱交換器吸收冷卻液中的熱量,從而達到降低冷卻液溫度的效果。圖3冷卻系統原理圖3)結構布置。從整車的布置空間及安裝的可靠性與便捷性考慮,將冷卻系統的各個部件集成設計在一個箱體內部,組成一個系統部件,并在箱體上設計與外部電路連接的高低壓接口和進出水口(見圖2)。其優點是:集成度高,通用性強,可適用于多種純電動客車車型,無需根據不同車型而改變系統內部零部件的布置及管路設計;在整車的布置與安裝更簡便,容易操作;維護便捷,也便于故障排查,售后成本更低。1.4動力電池加熱系統設計。根據液冷電池箱的導熱方式,可通過加熱冷卻液的方式對電池進行加熱,從而讓電池的溫度上升。因此,電池加熱系統采用在電池的冷卻循環水路中串聯一個水暖PTC電加熱器的方案。當PTC工作時,冷卻液流經PTC加熱后再進入電池箱水冷板,將熱量傳遞給電池,實現對電池的加熱。機電原理如圖4所示。車用級別的PTC加熱器內部一般由控制模塊、加熱模塊、液體流道和殼體組成。控制模塊設有高壓電開關電路和低壓通訊控制電路,可與電池冷卻系統的控制器進行信息交互。根據冷卻液的輸入溫度及輸出溫度需求,智能控制PTC高壓開關電路的開啟或關閉,實現加熱模塊的啟動或停止。

2外部電路及控制模式設計

查看全文

遙控面板注塑成型模具設計研究

摘要:介紹了遙控面板注塑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利用側澆口進料,采用組合式型芯型腔結構,其中內部倒扣利用斜頂結構實現成型。對同類型模具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斜頂;側澆口;型芯型腔;成型

1塑件結構特點與工藝性分析

圖1所示塑件是空調遙控面板,材料為聚碳酸酯(PC),為無色透明粒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磨性能,中等精度,外表面無瑕疵、美觀、質量輕、性能可靠。(1)塑件外形尺寸:長121mm最大寬度47mm最大高度15mm,平均料厚1mm,屬薄殼類。(2)塑件內側面設計有倒扣,注射成型時需要斜頂結構來實現成型。(3)影響因素眾多,塑件尺寸公差要求按國標GB/T14486-2008設計,屬大批量生產。

2模具設計

本模具為采用一模兩件,側澆口進料,設置冷卻系統、推出機構的注射成型模具,模具結構如所示。采用聚碳酸酯(PC),其成型收縮率為0.5%~0.8%,根據經驗,取0.55%。2.1分型面選擇。該塑件外形要求美觀,無瑕疵,表面質量較高。根據分型面的選擇原則,考慮不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以及成型后能順利取出塑件,采用塑件則留在動模一側,模具結構也較為簡單,選擇塑件底面作為分型面。2.2澆注系統設計。由于該塑件外觀質量要求較高,澆口的位置和大小應以不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為前提。同時,也應盡量簡化模具結構。根據對該塑件結構的分析及已確定的分型面的位置,綜合對塑料成型性能、澆口和模具結構的分析比較,確定該塑件的模具采用側澆口形式。2.3主要成型零件設計。由于成型零件直接與高溫高壓的塑料相接觸,它的結構質量直接影響道塑件質量,因此要求它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磨性以承受塑料的擠壓力和料流的摩擦力。凹模采用CrWMn。熱處理硬度要求達淬火至54~58HRC。成型表面鍍鉻深度為0.015~0.02mm,鍍鉻后拋光,脫模斜度0.2°成型部分達Ra為0.10μm;配合部分應達Ra0.8μm;其余部分應達Ra為6.3μm;型芯采用組合式型芯結構,該型芯結構相對牢固。材料采用CrWMn。2.4斜頂側向分型機構設計。該空調遙控面板內部倒扣需要利用斜頂側向分型抽芯分型機構成型。采用如圖的斜頂機構,在頂出過程中,斜頂在頂出力的作用下,沿動模板13及型芯25上的避空孔運動,完成側向成型。綜合考慮模具結構,斜頂頂部與成型面做成一體,便于成型與塑件的推出,為避免鏟膠斜頂頂部與成型部分留有空隙0.05mm。根據模具結構與相對運動,斜頂高L為125.6mm,斜頂傾斜角取α=6°,長A=6mm,寬B=6mm,底座固定在推桿固定板15上,在斜頂工作端設置垂直定位和水平定位設計,便于斜頂的加工、定位。避空孔與斜頂間隙配合,為保證每次成型配合精度高,斜頂采用線切割加工,避空孔采用臥銑加工。2.5冷卻系統設計。根據冷卻水體積流量確定冷卻管道直徑8mm。空調遙控面板塑件注射成型模具的冷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型腔的冷卻,另一部分是型芯的冷卻。型腔的冷卻水道結構在型腔24內的一條8mm的冷卻水道完成的。型芯的冷卻水路在塑件下方,圍繞塑件一周。型芯與型腔之間的空用密封圈密封。2.6推出機構設計選用推桿推出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該單個塑件采用6根頂針頂出。推桿選用直徑為4mm、3mm標準直通式推桿,工作端面為圓形。

查看全文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高速公路的排水施工會對路基路面產生一定的影響,路基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取決與排水施工的情況,許多出現的路基問題都是由于排水情況較差所造成的,因此,在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的設計中,要提高對排水施工的重視程度。良好的排水施工情況能有效減少水對于路基路面的破壞,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使用壽命。文章首先分析了對于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影響因素,隨后探究了排水系統設計需要注意的內容,最后在施工技術要點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隨著我國在交通運輸方面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設腳步也在不斷加快,對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等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高速公路的排水情況會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周期產生影響,路基路面在降水量較大的季節里會受到多次沖刷和滲透,不僅會影響路面上的運行狀態,還會對深層的路基產生損害影響,威脅著高速公路的安全穩定和使用壽命。因此,應當在施工建設階段將排水施工列為重點施工建設項目,將影響排水施工的因素條件納入到整體設計當中,施工時靈活運用合適的排水施工技術手段,提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整體排水情況,逐步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

1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影響因素

1.1地理環境因素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會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同時高速公路的使用壽命也會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1]。路基路面的上層水與下層水排水施工質量與效果會受到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其中,路基路面的上層水排水效果會與高速公路所處地理位置周圍的河流湖泊、沼澤濕地以及局部區域的降水量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下層水不止有隱藏水、區間水,而且有地下水。另外,地下水多存在于不透水層,透水性較低,潛藏水離地表較近,區間水是存在于路基路面中的隔水層之中,且多數存在于巖石的巖縫中流走。在高速公里的施工準備期間,施工方的有關人員需要對高速公路周邊的地理環境進行走訪調研,收集有效的地理環境數據信息,有助于之后對排水施工的過程進行調整和管控。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設期間,必須全方位地保障周圍的地理環境安全,可適時地組織二次勘察,將地理環境因素進行實時更新,保證路基路面設計方案及施工作業的合理性、科學性,確保充分考慮上層水與下層水排水設計及施工的有效性、可靠性,從而為保證高速公路整體施工建設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查看全文

送電線路設計論文

1設計概述

①設計依據。列出工程設計任務書及批準的文號、經審核批準后的電力系統設計文件、上級機關或下達設計任務單位對工程設計的有關指示性文件等,以及與建設單位簽訂的設計合同。②設計規模及范圍。設計規模是根據工程設計任務書的要求,說明線路的電壓等級,輸送電力容量及導線截面,線路起訖點、長度、回路數,中間落點及連接方式;設計范圍一般包括線路的本體設計,通信保護設計,工程概算和預算,對運行維護設計考慮的附屬設備等。還應該說明線路是否包括降壓運行的設計,進出兩端變電所臨時線的設計及檢修站、巡線站的建筑設計等。③建筑單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按設計任務要求及設計單位安排,明確施工時間及建成投產時間。④主要經濟和材料耗用指標。主要包括全線總的綜合造價和本體造價,每公里的綜合造價和本體造價。說明每公里耗用的導線、避雷線,導線和避雷線用的絕緣子、金具、接地材料、桿塔、基礎、水泥、木材等的數量。

2電力線路設計

2.1路徑設計

①變電所進出線。說明兩端及中間變電所(發電廠)進出線的位置和方向,還要表示出現有和擬建線路出線的關系,合理布置進出線方案。②路徑方案的選擇。按照已掌握的線路路徑資料,對全線選出各有特點的兩、三個路徑方案進行比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選出不同的小方案參加比較。各路徑方案要從路徑長度、可利用的鐵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條件,沿線路地形、地勢、水文、地質情況,特殊氣象區,污穢地區,森林資源,礦產資源,跨越河流,各種障礙物,選用的線路拐角及線路曲折系數等情況,來說明各路徑方案的優劣。除了從技術上比較各路徑方案外,還要從線路安全運行、方便施工、降低造價、經濟運行、障礙物的處理及大跨越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

2.2氣象條件

查看全文

中央空調水泵設計論文

-----水泵揚程簡易估算法-----

暖通水泵的選擇:通常選用比轉數ns在130~150的離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應為冷水機組額定流量的1.1~1.2倍(單臺取1.1,兩臺并聯取1.2。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長的沿程損失為5mH2O,水泵揚程(mH2O):

Hmax=△P1+△P2+0.05L(1+K)

△P1為冷水機組蒸發器的水壓降。

△P2為該環中并聯的各占空調未端裝置的水壓損失最大的一臺的水壓降。

L為該最不利環路的管長

查看全文

污水處理智能化電氣控制分析

1高效污水處理工藝

微絮凝與活性污泥法相結合,是當前污水處理高效工藝的主要技術。在生化處理時,污水會先進入到前置的反硝化區域內,10%左右的進水會流進前置池內,再進入到厭氧池、后置反硝化池、好氧池分別進行生化處理,最后進入到二沉池內。這種反應裝置可以采取內分流與外分流兩種處理機制,好氧池中的出水流即內回流污水,會從好氧池中進入到后置硝化池與厭氧池;外回流污水則是污泥回流池內的出水流,會返回到前置反硝化池內,停留20-30h后,通過生物處理,將進水中有機物所包含的硝態氧全部去除,消除硝態氧對于厭氧池的不利影響,保證厭氧池能夠穩定處理。這一工藝使用了乙酸鈉、PAC和PAM兩種絮凝藥劑,整個系統由粗細格柵、沉砂池、污泥回流池、高密度沉淀池、高效過濾池和紫外消毒池等構筑物組成,大幅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并能夠與超濾反滲透處理工藝結合使用,從而實現中水的二次循環利用。

2污水處理智能化電氣控制系統設計

2.1系統設計目的與要求智能化控制系統需要能夠自動控制污水處理全部環節的操作,如進水、混合、攪拌、分流、清污、出水等;需要做到實時采集、挖掘、分析各類傳感器與測定儀的現場生產數據,能夠結合各環節工藝參數與裝置運行參數,通過模式辨識與優化,合理調整裝置運行狀態直至達到最佳要求,確保各裝置的運行效率、運行效益與處理質量,并能夠在線診斷各種常見工藝故障,最后完成自修復。2.2總體設計方案通過PLC控制系統設置一個集散型自動控制系統,由設備層、控制層、監控層與系統層組成,TCP/IP工業以太網負責完成PLC與第三方設備的通信連接,現場PLC與遠程IO運用PROFIBUS–DP標準總線實現數據通信。PLC與中控室計算機則通過光纖單環網完成高速度、大容量、實時性數據交換。2.3上位機設計上位機由工業級PC機組成,界面軟件語言使用VISUALBASIC進行編制。使用分色動態化模式將澄清水路、污水路等顯示在計算機上,以便于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電機與閥門的實時運行狀態,能夠根據故障狀態,切實解決運行問題。在計算機上能夠將PH值、流量、溶解氧、溫度等參數以直方圖的形式顯示出來,通過鼠標控制其分布與放大,將各參數1h、1d甚至1個月之內的曲線圖全部顯出來,從而使曲線圖更為立體化,更便于同時對現場運行狀態進行監控。人機交互畫面使用MCGS軟件開發,MCGS內部設置有變量數據庫,通過該數據庫能夠完成MCGS和下位機之間的變量轉換。MCSG數據庫可以建立多個變量數據庫,開關量、字符串以及模擬量等都可以包含在其中,通過該軟件組態畫面就能夠將PLC中的各種內在信息實時顯示出來,以便于中控室上位機進行實時監控。如,在數據庫中以“一號提水泵自動”命名其開關量狀態變量,再將“一號提水泵自動”數據庫與其PLC所使用的對應輸入端口相連接,在MCGS與PLC完成連接后,設備連接中的“一號提水泵”通道鏈接就與該端口完成了連接,最后將該系統變量與其相應的畫面控件相連接,就能夠對一號提水泵進行實時監控。該變量數據庫也同時存儲了各類故障信號變量,當設備、儀表數據等出現異常和故障時,就會在連接過程中發出報警信號。2.4PLC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由PLC組成,可以與中控室、現場設備進行雙向通訊,完成總體邏輯控制,確保污水處理能夠滿足工藝要求。在選擇PLC時,要先準確判斷能夠滿足控制要求的I/O、A/D數量,確保設計最優化。選擇合適的PLC及適配電源模塊,根據準確的I/O數目,選擇合適的數字輸入模塊,通過該模塊將現場數字信號電平有效轉換為適宜于PLC識別的內部信號電平,再輸入到緩沖器中,以便于CPU采集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數字量輸出模塊,通過該模塊將PLC數字信號有效轉換為外部設備所需要的數字量信號,以此作為繼電器、閥門、接觸器和指示燈等設備的驅動負載。選擇合適的模擬量輸入模塊,將輸入后的模擬量A/D有效轉換為適宜于CPU識別的二進制數字量,并等待CPU采集與處理。選擇合適的模擬量輸出模塊,CPU采集輸出的二進制數字信號將使用該模塊進行模擬量轉換并輸出。最后由PLC所使用的編程軟件進行硬件組態、參數設置、模塊診斷與過程監控。2.5下位機下位機即各種智能控制儀器、量表、PID調節器,是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長期保存一系列完整參數。下位機的各種智能控制儀表是整個控制系統的基礎環節,設計人員在設計時,要確保這些智能儀表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能。下位機主要由粗、細格柵的液位差計、進水管的電磁流量計、調節池的PH計、澄清池的液位機、攪拌機、泥位機、刮泥機、懸浮物測量儀等儀器、加藥站的加藥計量泵、污泥處理池的污泥泵、脫水裝置、液位計及液位傳感器等裝置、厭氧池的電位在線測定儀和溶解氧在線測定儀、好氧池的污泥濃度計、二沉池的泥位計、清水池的液位機、回流管道出水管的流量計、回水泵進出口的電動閥與止回閥、出水池的PH計、污泥濃度計以及COD測定儀等組成。2.6無線數據傳輸線路PH值、污泥濃度、溫度、COD、水量等指標均由智能儀表檢測,儀表檢測后輸出的信號可以使用專門的信號隔離器,并將其輸出的標準電流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再使用單片機控制器進行檢測處理,將RXDP3�0和TXDP3�1連接到使用的無線通信模塊串口,就能夠將智能儀表中的數據進行無線傳輸。單片機的選擇要滿足A/D數目要求。2.7PID控制PID調節器會對攪拌機和回流泵等裝置的電機轉速進行調節,確保處理工藝最優化。主程序讀取設定值后,以A/D轉換模塊對模擬量的當前運行狀態與數據進行采集,在比較采樣值和設定值之間的差值后,使用PID調節策略準確計算調節量后,再由PLC和變頻器、步進電機及其驅動器進行通信,將調節量轉換為相應的頻率與電機信號后,由中斷程序調用相應的功能模塊控制變頻器的頻率與步進電機的轉速,從而控制各個裝置的運行狀態。2.8PLC控制程序設計PLC控制器編程軟件包含了部分子程序模塊,將這些子程序設計為相應的功能模塊,在CPU啟動時,操作系統需要初始化環境變量與各項模擬量,將這部分工作設置為一個功能模塊;初始化工作結束后,包含主程序模塊,該模塊負責編寫主程序,以調用各個功能模塊;初始化模塊,負責環境變量、各個模擬量及參數的補始化工作;報警模塊,負責存放各種儀器與數值的異常和故障報警信號;PID功能模塊,負責存放PID控制策略所計算出的各個調節量,能夠發揮對攪拌機、回水泵、回流泵、加藥計量泵的轉速與頻率的調節控制功能;中斷循環程序模塊,是通過固定時間的間隔循環完成PID功能模塊的運行組織工作。在CPU開始運行后,首先要調用初始化模塊,完成初始化工作,之后循環調用主程序模塊。

3結語

污水處理智能化電氣控制系統是城市污水處理自動化的必然發展趨勢,根據污水處理站的運行規模、裝置參數等選擇合適的PC機、PLC機、單片機、通信模塊、網絡模塊、智能儀表、PID調節器,運用合適的腳本語言、程序語言編寫相應的人機交互界面與PLC控制程序,能夠使處理站各個裝置、儀表根據設定的參數運行,并自動發出故障與異常警報,使問題處理更為及時,降低了處理成本,提高了運行效率、污水處理質量與經濟性。

查看全文

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研究論文10篇

第一篇:海綿城市建設思路及對策

繼廈門成為我國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之一之后,在2016年海綿城市試點審查中,福州排名第一,成功地成為我國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之一。對于福州這樣一個逢雨必澇的城市,建設海綿城市更是勢在必行。

一、海綿城市新概念

海綿城市這個叫法源自于業內和學術界的一個表達方式,就是用海綿來描述一些具有吸收能力的城市,這幾年更是用海綿這個概念來形容城市或土地具有吸收調節能力。海綿城市是一個比喻,用來表示形容可以合理開發利用城市降雨的一個系統,意思是有雨水的時候,城市就如海綿吸水一樣,可以對雨水進行接受、保存、過濾,并使雨水更加干凈,這樣就可以對地下水進行自然補給,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在干旱季節里,通過排放地下水庫的水,達到緩解干旱、補充城市水資源的功能。原有的城市設計的雨水排放,主要是采用排水管和集中污化處理的方式來處理雨水。新型海綿城市更注重于采用多種方式排放回收雨水,比如采用綠地排水溝、凹式綠化帶和其他更自然的方式來促使雨水的快速消散和回收利用。因此要積極促進城市建設綠色環保建筑,綠色環保建筑是海綿城市建設的根本基石。從每個小區開始,建設各種下沉式綠化帶和雨水排放花園,房屋屋面也可以設置排水收集系統,同時輔助建設各種小型儲水裝備,這些都有助于促進雨水的排放回收,達到對地下水進行補充的目的,總之就是利用各種方式把整個城市建設得更為綠色環保,更好的對水資源進行回收利用。

二、如何建設海綿城市對策思考

(一)制定適合我省特色的政策,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查看全文

物流系統及物流園規劃方法論文

物流規劃理論的研究在國際上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但是在我國的發展還相對滯后,基本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沒有形成科學的方法體系,不能為區域物流系統和物流園規劃提供足夠的決策支持和理論依據,導致我國物流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重復建設、設施雍余、服務瓶頸等等。為了提高我國物流規劃和建設的科學性,加快區域物流系統和物流園規劃理論的研究,形成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決策方法是我國物流理論與方法研究的當務之急和重點研究方向。

在對物流系統進行規劃時,只有綜合考慮各組成部分,合理配置,才能實現物流系統的整體功效。根據物流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特點和相關性,可以將物流系統分為“基礎設施系統”、“物流作業系統”和“物流信息系統”三大部分。物流系統的基礎設施是物流系統高效運作的基本前提和條件。雖然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就物流系統的整體最優而言,各組成部分都具有不可或缺和相關性。物流作業系統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配送和流通加工等。其中,運輸子系統在物流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物品的有效移動是物流系統最基本的職能。所以區域運輸線路網絡和網絡節點(物流園、配送中心)的規劃是物流作業系統優化的基本前提和設施保障,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1.規劃總體框架

在研究國外物流規劃理論最新發展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物流發展的現狀,將區域物流系統規劃分為兩大部分:區域物流網絡規劃和物流園規劃。如下圖1所示為物流規劃理論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構成。

可以看出區域物流系統規劃分為網絡規劃和節點規劃兩部分,其中網絡規劃沿用傳統的運輸規劃程序(即“四階段法”)的思想,節點規劃則根據節點功能的不同劃分為:生產型配送、消費型配送和運輸轉運三類中心進行選址和規模的研究和規劃。物流園規劃主要包括物流園功能預測、物流園用地規劃、物流園交通影響分析和物流園微觀仿真評價四個部分。圖1中橢圓表示將區域物流系統及物流園規劃的理論方法用軟件工程理論進行設計,用計算機語言實現,形成實用的物流規劃設計軟件。

所以物流規劃理論應該囊括區域物流網絡、物流節點和物流園內部規劃設計的方法的研究,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對構成區域物流系統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細致地論述和研究,才能使物流規劃理論的研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并為物流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以下將分節對物流規劃理論的主要部分進行闡述,和介紹國外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同時指出我國物流規劃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今后研究主要方向。

查看全文

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的應用

摘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國公民的環保意識正在增強,政府的多項舉措在環境管理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對于海綿城市概念的推行和構建,新海綿城市理念無疑為城市排水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為了使城市發展與自然水平衡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海綿城市概念的影響。在此背景下,該文討論了海綿城市概念及其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方式。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設計要點

市政道路項目涵蓋了許多方面,包括人行道、分隔帶、車道以及生物滯留帶等。市政道路中的海綿城市概念對任何環節的設計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必須從整體上來看,促進指導思想和多方合作變得更科學、更明智。建設海綿城市綠化帶和分隔帶是實現海綿城市理念的關鍵組成部分。海綿裝置通常出現在綠化帶和中央隔離分區,在市政道路施工規劃中對道路整體結構意義重大,海綿設施的質量決定了市政道路整體的水平。

1海綿城市概述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海綿城市理念應運而生,滿足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同時應對電輻射、工廠污水、汽車尾氣等環境挑戰[1]。只有對城市綠地、公園、湖泊和透水人行道進行科學規劃和建設,才能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雨季大范圍吸收雨水,防止洪水或路面侵蝕。旱季時,自動調節城市內外供水,減輕干旱程度。海綿城市理論通過盡可能控制城市洪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達到水資源再生目的,對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有積極影響。它是對各類自然資源的科學統籌,顧名思義,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進步。

2“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