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匯報材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1:06: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隧道匯報材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高速公路隧道所工會模范匯報材料
近來,我**高速公路官莊隧道所在上級黨、政、工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工會會員的共同努力下,以建設“和諧之家”、“民主之家”、“奉獻之家”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職工之家建設,凝聚職工力量、維護職工權益、挖掘職工潛力,使以人為本的文化深入人心,有力推動了隧道所發展,為建設和諧隧道所做出有益探索。特別是工會工作圍繞創建模范職工之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作法和成績是:
一、領導重視,營造溫馨之“家”,促進隧道所發展
我所領導認識到,要想使職工之家成為溫暖之家,就要幫助職工進行職業生涯設計,使職工與隧道所共同發展,從而達到凝聚人心,促進隧道所和諧發展的目標。同時,還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職工在文化生活中感受到模范之家帶來的溫馨。
我所黨政工領導班子把加強工會工作和創建“模范職工之家”的活動,放在突出位置。牢固樹立“建家”就是建所的思想,成立了以黨、政、工主要負責人組成的領導小組,并多次在黨政工聯席會議上對建家活動和工會工作的重大活動進行了認真研究,制訂了結合我所實踐的建家活動方案,確保了建“家”的經費,通過加大建家工作力度,為職工建起溫馨家園,由此凝聚起集體力量,是我所得以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為使職工與隧道所共同發展,我所把協助職工成長作為職工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努力實現職工利益與隧道所發展的和諧統一。我所領導十分重視對職工的“愿景管理”,所長親自為全體職工講授職業生涯設計等課程,幫助新職工明確在隧道所內成長的途徑、階段。為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我所領導爭取到上級黨委和行政的支持,建成了“職工文娛活動室”,為職工提供了乒乓球、臺球、棋牌、閱覽等多種文體項目。除此之外,還組建了“職工業余興趣小組”,如男女羽毛球隊、男女乒乓球隊、男子籃球隊、男子足球隊以及排球、攝影、登山等興趣小組。領導牽頭加強對興趣小組的組織,到目前為止各個興趣小組組織活動累計達***多次。豐富的文體活動增進了職工間的彼此了解,營造溫馨之“家”,增強了隧道所凝聚力,促進了隧道所發展。
二、崗位練兵,提高“家”人素質,促進隧道所發展
鐵路工程隧道施工超挖超填措施
摘要:針對中老鐵路鐵路隧道施工超欠挖管控,為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控,通過對施工項目工序優化,確定了經營管理清單的方向、重點、難點及時間節點經營管理清單調整,系統梳理項目部二次經營、內控管理項目;研究分析承包合同后制定項目經營清單,過程中嚴格實施,根據生產進度結合執行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執行措施,取得較好成效。
關鍵詞:鐵路工程隧道;超挖;超填;超噴管控措施
1概述
中老鐵路森村二號隧道項目部管段DK225+080-DK230+742,施工長度5662m其中III圍巖長2301m,IV級圍巖長2374m,V級圍巖長987m,IV、V級圍巖占比59.4%。隧道地質條件復雜,洞段段以石炭系(C)板巖夾砂巖、泥灰巖等為主,不良地質主要為順層偏壓、滑坡、軟巖大變形。圍巖裂隙水較發育,預測涌水段較多,預測隧道正洞內一般涌水量為313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為37600m3/d;圍巖破碎,存在塌方可能,隧道位于瑯勃拉邦構造縫合帶南側,構造較為復雜,次級構造發育,洞身發育有5條斷層。那迷村一號隧道進口里程DK230+964,出口里程DK231+316,全長352m,最大埋深約為50m,全隧均為V級圍巖,洞身圍巖主要有石炭系(C)板巖、砂巖夾灰巖。巖體破碎,自穩性差,不良地質為巖溶。那迷村二號隧道進口里程DK231+659,出口里程DK236+115,全長4456m,III級圍巖1360m,IV級圍巖1820m,V級圍巖1276m,IV、V級圍巖占比69.5%。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約341m,最小埋深約22m。測區屬構造侵蝕、溶蝕低山地貌,隧道通過淺變質巖地層,巖性主要為板巖、砂巖夾灰巖、巖質軟硬不均,巖體受區域構造影響較大,巖體較完整~破碎均有。卡西隧道進口里程DK245+165,出口里程DK248+541,全長3376m,其中III級圍巖550m,IV級圍巖1035m,V級圍巖1791m,IV、V級圍巖占比83.7%。隧道最大埋深約265m,隧道為疑似瓦斯隧道(目前未檢測到),洞身段圍巖主要為三疊系(T)砂巖、泥巖夾頁巖、煤線。洞身發育有萬榮向斜、卡西背斜;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洞身節理裂隙發育,全、強風化帶厚且風化差異性圍巖穩定性差,通過向斜背斜核部地段,地下水較豐富,可能會發生涌水、坍塌。隧道進、出口地形平緩、埋深小。出口仰坡順層。拉孟山隧道進口里程DK253+703,出口里程D1K261+585,全長7882m,其中II級圍巖50m,III級圍巖1955m,IV級圍巖4279m,V級圍巖1598m,IV、V級圍巖占比74.6%,此隧道為低瓦斯隧道(目前未檢測到),隧區屬構造剝蝕,溶蝕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最大埋深約424m。洞身段圍巖主要為三疊系(T)砂巖、泥巖夾石英砂巖、煤層(線),二疊系(P)灰巖、白云質灰巖。本隧特殊巖土為松軟土,根據附近河流高程,推測隧道處于巖溶垂直滲流帶和季節變動帶中,在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巖溶發育,隧道施工可能遇溶洞、暗河等巖溶形態。
2隧道工程超挖、超填、超噴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思想認識、工人技能、機械設備、混凝土性能、地質原因、鉆爆技術等。1)前期部分洞口不重視鉆爆設計,隨意性強,現場技術人員經驗不足,實踐能力欠缺;管理缺乏主觀能動性,不能適時調整參數。2)隧道架子隊前期成本意識較差,超欠挖控制積極主動性不足,重視開挖進尺,忽略超挖控制;現場管理人員管控措施不全面,現場管控存在思想誤區,認識不到位,導致前期超噴、超填較大。3)受地材的影響,混凝土性能存在波動情況,塌落度、流動性、和易性等不穩定,現場噴射混凝土施工難度增加,導致回彈量加大。4)鉆爆工人工藝水平參差不齊。鉆爆和噴射工藝水平不高,操作人員能力有限,操作技能有待提高。5)隧道各工點施工條件差,主要以泥灰巖、泥巖、板巖、炭質板巖、石灰巖等為主,巖性較差,地下水發育等。隧道IV、V級圍巖占總長度的72%,隧道進洞階段,普遍存在洞口淺埋、偏壓、富水等不利情況,目前的揭露的Ⅳ、Ⅴ圍巖均存在富水狀態,導致混凝土超耗大。
電力電纜隧道結構常見病害防治對策
摘要:首先總結了電力電纜隧道結構常見病害的基本類型,以及地震災害、滲漏水、隧道凍害、襯砌腐蝕、結構裂縫與損壞、隧道火災等對電纜隧道造成的災害,隨后針對電力電纜隧道結構病害問題,從可研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及后期運維監測階段提出了防治對策,以此來供相關專業交流參考。
關鍵詞:隧道結構;電力電纜;常見病害分類;防治對策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力電纜隧道的修建不斷加快,但是由于使用時間延長、影響因素變化、防治手段不合理,導致隧道內部結構的病害問題越來越多,并且這些問題的破壞力也持續增加,進而影響到電力電纜隧道的正常運營。
1電力電纜隧道結構常見病害分類
1.1隧道凍害
在氣候寒冷區域的隧道內部經常會出現凍害問題,因為氣溫低下,所以隧道內部的積水容易凝結成冰,從而導致隧道內部設備被凍住,同時由于物體形態轉換,圍巖會出現凍脹問題,這不但會對隧道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響,還會阻礙電纜設備功能的正常發揮[1]。冬季氣候寒冷地區的溫度經常保持在0℃以下,并且氣溫下降的速度也較快,凍融現象經常交替出現,這些問題是導致隧道出現凍害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旦隧道內部出現凍害問題,會對內部結構造成破壞,進而引發后續的安全事故。
公路隧道工程巖溶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隨著各省市主干路網的飽和,公路市場逐步偏向通行困難的偏遠欠發達地區,建設數量和規模也正在不斷加大,經常會面臨一些比較復雜的地質條件。尤其是在公路隧道的建設施工中,更是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良的地質條件。其中,巖溶地質條件就屬于一種典型的不良地質,巖溶會對圍巖壓力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威脅到支護結構,加大整體施工的安全隱患。基于此,本文就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巖溶隧道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的分析,可以對巖溶條件下的公路隧道施工技術應用與質量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公路工程;巖溶地質;隧道施工;施工技術
在廣西進行公路工程的隧道施工過程中,巖溶地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不良地質條件。在巖溶條件下,經常會出現圍巖破碎以及富水等的情況,這不僅加大了公路隧道的施工難度,也會對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威脅。因此,在具體施工中,施工單位一定要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指導來進行施工,以此來降低巖溶地質條件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的不利影響,保障施工質量,提升整體工程的安全性。
1工程概況
廣西某高速公路為雙向四車道公路,設計時速是120km/h,路基的整體寬度是21.5m。項目所處的區域屬于中亞熱帶季風區,受地形、地勢和植被影響,具有明顯的不同地域小氣候特征;總的來說,四季干濕明顯,最高溫度40℃、最低7℃,氣溫垂直變化較大,年降雨量為1437mm~1636mm,4月~7月降雨量可達53%、11月~次年3月可達到20%;大氣降水是地下水的最大補給。本次研究的工程中,隧道屬于雙向四車道的分離式隧道,其埋深在27m-179m之間,凈高度是5m,凈寬度是10.25m,地層中有著較為發育的巖溶。通過地質測繪、物探以及鉆探等獲得的結果發現,在該隧道區域內,山體斜坡上覆蓋著第四期全新統殘積物,其巖性是灰色-褐黃色碎石和含有碎石的粉狀黏土,其下伏基巖屬于灰巖和泥巖,巖溶大多是孔洞,掉鉆情況比較明顯。
2公路隧道巖溶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復合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探索
[摘要]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用人單位需求、課程修訂、學生頂崗實習、科研型卓越工程師培養、畢業生追蹤制度等方面多措并舉,提高畢業生綜合素質,增加其就業競爭力,培養新工科背景下的復合型卓越土木工程師。其培養經驗及措施可為類似專業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需求調研;課程設置;頂崗實習;卓越工程師培養;畢業生追蹤
進入21世紀以來,為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培養優秀的工程科技人才至關重要。優秀人才的涌現需要高質量的教育培養環境,需要國家從頂層設計再逐級實施。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就是以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從以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為首的高水平工科研究性大學,一直到各類專業技術高職院校均積極行動起來,響應國家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紛紛依托各自學校的優勢專業培養各種層次的卓越工程師,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了各自的力量。高校在培養卓越工程師的過程中,積累了眾多豐富的有益經驗[1-7]。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以交通運輸類專業為主的211及“雙一流”工科高校,學校傳統優勢學科為土木、機械及電氣等專業,特別是大土木工程專業里面下設的二級學科,諸如橋梁與隧道工程、鐵道工程、巖土工程等專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有“百年交大、百年土木”的美譽。為配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學校設置專門機構,配備相應的專家團隊,積極打造交通土建類的“卓越工程師”品牌。為了適應新工科建設,培養具有卓越工程師能力的工科人才,全面提高本科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力勢在必行。其中,涉及學生在校的課程學習、工程實踐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筆者根據多年的從教經驗,以所在學校培養卓越土木工程師的經驗進行了如下思考總結。
一、培養經驗
(一)了解用人單位需求。首先廣泛走訪了相關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在走訪同濟大學、中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兄弟院校時,通過同教學負責人座談、教師課堂討論以及與學生交流的形式,實地了解了國內相關一流高校在課程設置、線上線下教學方式、實習安排以及畢業設計等方面的培養經驗。在與中鐵二局、中鐵五局及中鐵八局等施工單位以及上海市政設計院、南京地鐵及成都地鐵等設計及運營單位交流的過程中,實地了解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的具體要求。從調研結果綜合反饋的共性信息包括:城市交通土建的日新月異對交通土木類畢業生的需求量巨大,城市交通土建涉及的面極廣,一個專業主體負責人需要掌握的知識絕不能僅局限于土建設計及施工,還要了解市政管線施工標準、運營列車用電設計,此外,還要協調施工區域與圍擋結構外市政區域各種事宜,掌握建設法規等,這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新形勢下,學生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也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調研單位也對我校畢業生溝通能力欠佳的問題提出了一定的改進建議。調研同時提到,學校應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調整專業課程設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二)課程修訂。土木工程隧道工程方向,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同時也極富有時代色彩。國內的隧道工程大發展是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寶成鐵路以及成昆鐵路開始,截至目前,我們國家已經成為隧道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正從隧道大國向隧道強國邁進。與此同時,相關高校對其課程的修訂也應該與時俱進。在教育部對學制、學分有所調整,特別是學分由原來的183學分大幅調整為160學分的大背景下,根據用人單位專業建設調研結果,專業負責人多次召集開會研討,積極響應用人單位需求,反復修改課程設置。特別是在其中加入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全方位能力培養要求,這部分能力既包括專業能力,也包括溝通、協調、團隊、領導能力,以及新形勢下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對土木交通內行業的政策法規要求。基于此,最終在專業方案定稿過程中,形成如下原則:在保留核心競爭力課程諸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以及結構力學,隧道工程、勘察設計、監理、施工、運營及維護等全過程專業課程規劃外,在有限的學分里面拿出10個學分,開設部分課程以適應現代交通土建需求,諸如建設法規、土木工程外語(海外工程)、工程經濟等必修課程,開設人際溝通學、領導力培養等課程。這一系列的做法目的在于培養我校的畢業生從單一技術性人才轉變為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性高級人才。(三)學生頂崗實習。當前的大學畢業生對自身的規劃略顯不足,進入大學后感到迷茫,大學畢業后進入社會同樣感到迷茫,大學輔導員、班導師以及專業課教師除了對其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外,并未對其職業規劃進行有效引導。此外,學生感到迷茫的原因更多的還是自身對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新困難準備不足。特別是到了大三大四,學生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行業了解不夠,道聽途說者居多。這時,很多土木類學生便開始盲目選擇自己的未來,諸如跟風考研,隨意簽約一個自己都不了解的單位。而我校的校企合作機制為卓越工程師班(以下簡稱“卓班”)學生的頂崗實習搭建了平臺。卓班學生的選拔按照“自愿、平等、尊重、共贏”的原則在大二階段展開,經過大學專業的系統學習,在大四期間學生進入企業高精尖的工程進行現場頂崗實習。大四頂崗期間,學生既培養了自己的現場實踐能力,又了解了工地的工作環境,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同時,這也加強了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溝通,促其盡快完成從學生到工程師之間的身份轉變。對于經過實習愿意留下的學生,用人單位更加愿意重點培養,有些單位對優秀學生的頂崗期即算實習期,畢業后即是正式職工,直觀的收入提升以及未來跟同等學力的學生相比其職稱晉升時間減少一年,這對于剛踏入社會的工科畢業生來說是極大的肯定。留下的畢業生更多的是選擇腳踏實地,企業對應的是提供一切平臺促其快速成長,如培訓機會、職稱晉升、參與重點工程等。時至今日,卓班出品的優秀人才已然碩果累累,大多已經在各個相關單位已經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技術拔尖人才。(四)科研型卓越工程師培養筆者所在高校作為國內交通類土木工程師的搖籃,培養諸如科研、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及管理類等各個層次的工程師,形成了完善的本科—碩士—博士培養體系。有30%~40%的本科畢業生會選擇繼續攻讀碩士甚至博士,這部分學生將來主要從事交通土建類專業的科研工作,屬于科研型卓越工程師培養系列。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不管是本科階段還是研究生階段,主要是對其科研基本能力進行培養。當學生學完三大力學課程,即理論力學、材料力學以及結構力學后,學生已初步具備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力學基礎。此時相關專業課導師應該大力鼓勵有志于繼續深造的學生,積極申請學校針對優秀大學生開展的科研項目SRTP(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進行基本科研能力鍛煉。科研項目立項后,指導教師定期(一般是1周1次)對學生進行科研基本能力指導。同時要求學生定期(一般是1個月1次)向指導教師匯報項目進展情況,遇到的重難點問題,擬采取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志于深造的學生應該精讀與研究內容相關的前沿文獻,篇數至少在50篇以上。同時,這部分學生還要掌握科學研究所需要的手段,諸如資料調研,運用數學及力學知識進行研究內容的理論推導,在實驗室進行相似模型試驗,以及掌握科學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手段數值計算,土木工程師需要掌握盡可能多的力學分析軟件,諸如ANSYS、FLAC、ABAQUS等。以研究內容為導向,掌握基本科研手段,定期組織匯報,快速提升科研能力。事實證明,一項重要工作的完成大多是一個優秀的團隊科學分工、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結果。對科研型卓越工程師進行培養,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對其團隊配合能力進行培養。指導教師可組織2~3名學生組成科研項目攻關小組,設定一名組長,共同完成一個具體科研小項目。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解決問題能力,讓小組成員各自負責其中的一個點,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任務分解。以筆者所帶的廈門某過江管廊施工關鍵技術項目為例,該科研項目安排了3位準備保研深造的優秀學生協同完成。其中,考慮張同學大學前三年所學三大力學(理力、材力及結力)課程成績均在95分以上,讓該同學承擔過江管廊隧道圍巖壓力計算方法理論推導部分;牟同學大一參加過數學建模大賽、大三參加過全國結構設計大賽,均取得過優異的成績,因此讓其負責該項目砂卵石地層力學參數室內試驗;而李同學從大一開始,就對各種學習計算軟件感興趣,除了課堂設計需要的Word、Excel及CAD等常用軟件,還自學了部分土木類常用力學計算軟件,根據其軟件學習能力較強的優點,安排其進行該項目所有的力學計算數值分析。明確了研究內容后,指導教師應定期檢查研究進展,答疑解惑并指明可行性研究方向。大四保研學生一般來說其學習習慣很好,主觀能動性很強,很愿意花時間及精力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是其工程經驗及所學專業知識有限,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一般。指導教師應盡量將定期指導的時間縮短,筆者是一周指導一次,效果較為明顯。從最終結果看,各位學生人盡其才,很好地完成了該項目規定的所有研究內容,研究成果得到相關單位的高度認可,學生也在科研海洋里面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科研能力,這對其自信心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這些優秀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五)畢業生追蹤制度。畢業生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學校也是畢業生一生依靠的港灣。一方面,學校要主動關心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回訪并追蹤畢業生在各個單位的發展情況,對其取得的成績應予以充分肯定,對其遇到的問題群策群力,助其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幫助其快速成長。另外,學校還推出一系列積極舉措幫助畢業生在畢業后還能進一步發展。如推出校友卡,在學生畢業后還能享受在校生的一切權益,諸如進出學校圖書館學習查閱資料;對畢業生所在工程上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選擇對應專業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助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畢業生應心中有母校,積極主動跟母校定期匯報溝通,包括取得的成績及遇到的問題。加強畢業生與母校的聯系溝通,對學校以及對畢業生本人均有利。目前,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中流砥柱,部分畢業生追蹤情況如表1所示。(六)多措并舉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除上述主要措施以外,我校還多措并舉,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首先,為了配合“一帶一路”以及“高鐵外交”國家政策,學院開設中鐵國際班,全面對接國際化工程技術人才,將英語六級成績納入每年的評獎評優,同時通過英語六級的學生在保研復試過程中明文規定有加分。其次,學院召集最優秀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培訓,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全國性的比賽,諸如全國結構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力學競賽以及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等全國性的大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再次,鼓勵學生積極與國外相關院校開展教學及科研交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性視野的人才。為此,學校開展了“中法4+4”“中日盾構技術年會”“中美短期學術交流”等學生及教師的出國交流項目,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及科研興趣。同時,本科生一年級進行暑期認知實習,二年級開展測量實習,三年級進行生產實習,到了大四,學生就會比較明確未來的方向,卓越工程師班的學生進行定崗實習,考研學生的重點任務是初試及復試,大四下學期均進行本科畢業設計。最后,學校及學院層面在大三大四學生學習專業課期間,不定期邀請一些行業的專家進行講座,以激發學生對本行業的學習興趣。綜上,高校應主動適應市場形勢,找準差距,明確定位,順勢而為,積極優化調整本科生培養方案,多措并舉,保障畢業生的質量。
二、結語
橋梁隧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點
摘要: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建設與交通事業的發展,文章對橋梁隧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橋梁隧道工程具有規模大、施工復雜、技術類型多等特點,故施工質量控制具有一定難度,有關部門及質量管理人員應明確質量控制難點,同時合理采用施工技術,以此保障橋梁隧道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橋梁隧道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難點;技術對策
目前橋梁隧道工程施工規模大、施工周期長,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質量問題,因此加大質量管控力度,合理運用施工技術,是目前橋梁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內容。
1橋梁隧道工程的概述
案例工程為廣東省龍川至懷集公路TJ20標段,主線樁號為K163+300~K175+245.617,全長11.945km,起點位于翁源縣官渡鎮,終點位于英德市青塘鎮。該高速公路為雙向四車道,主線的寬度為26m,采用分離式的路基,其寬度為13m;橋梁半幅寬度為12.5m,設計符合為-I級,合同路段的工程量包括路基挖方、填方、棄方、借方等,分別為293.5萬m3、179.3萬m3、117.3萬m3、4.8萬m3,主線前兩共有11座,每座均為1451.8m,包括大橋4座、中橋7座,樁基共計403根,預制架共計458片。
2橋梁隧道施工質量控制難點
鐵路辦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2014年,縣鐵路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確保鐵路按期開通”為目標,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作風建設為指引,樹服務形象,講工作效率,發揚吃苦耐勞、全心全意為施工單位和沿線群眾服務的精神,全年來征地拆遷和建設協調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鐵路建設工程情況
2014年,鐵路段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橋梁工程特大橋9座、大橋1座、中橋2座,總計8413m;隧道8座總長7663.955m;路基工程3923.45m,全部完工,境內全線鋪軌工程也于8月底全部結束。高壓線觸網及通信信號設備,配送電,基站建設工程,將于11月底全部結束并達到初驗程度。
在腳下線路西側的站房,建筑面積為3500平方米,站臺雨棚建筑面積8100平方米,進站通道294平方米,主體工程全部結束,進入內外裝修階段。
鐵路將于2014年12月16日完成靜態驗收,2015年1月15日開始聯調聯試,2015年6月開通試運營。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交通局三違整治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以交通運輸建設項目“防坍塌、防墜落、反三違”為重點,突出現場、盯住隱患,嚴查真改、深化整治,不留死角。通過專項整治“回頭看”,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夯實企業安全生產“雙基”工作,提高施工安全標準化水平,突出施工現場,查漏補缺;緊盯安全隱患、強化整治,提升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
二、組織領導
三、實施范圍
我縣在建交通運輸建設項目。
四、治理重點和檢查內容
圍巖隧道施工規范預防塌方論文
摘要:文章根據處理某隧道坍方的工程實踐,論述了公路軟弱圍巖段隧道施工應盡早封閉成環、重視監控量測工作、加強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對同類圍巖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隧道塌方;軟弱圍巖;處理
1工程概況
某隧道為分離式隧道,設計凈空斷面為14.0m×5.0m,曲墻復合式襯砌結構。按新奧法施工,進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導管、型鋼支撐或超前錨桿、鋼格柵拱架成洞。
隧道特點:①隧道地處丘陵地貌,山坡坡度約為10°~30°,
植被較發育。中部山脊走向接近南北向,未見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②隧道巖層走向與隧道軸線大角度相交,間有斷裂及向斜構造分布,巖層層理、裂隙發育較全,易產生坍塌和掉塊。③隧道進出口段處見風化凹槽,地層巖性為砂土狀及碎塊狀強風化熔結凝灰巖層,厚度大、地層滲透系數大,屬強過水通道,水量豐富。洞室埋深淺,大部分處于埋深小于40m的淺埋地段。側壁易失穩,拱部無支護時易產生坍塌。④隧道地下水主要風化層孔隙裂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受大氣降水及地下水側向補給,水量貧乏,但隧道中部的構造斷裂帶位于小山谷旁,富水性較好。勘察期間對鉆孔進行穩定水位恢復觀測,未見涌水等地下水發育跡象,但隧道大部分穿行于粉砂巖、泥巖區,層理裂隙發育,且本隧道發育有多條斷裂帶,為潛在的良好透水帶。
公路建設辦先進事跡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意志堅強,能吃苦是出了名的;工作中堅持原則,秉公行事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為適應公路建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地發展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先后用6年時間不脫產學習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專業知識,使專業理論水平得到了提高、她不僅學專業理論知識,還注重學習工作需要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為抓好安全生產,她依據多年施工管理經驗,以技術措施做保證,把安全生產管理做為工程管理一項基本工作內容去抓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1983年從原吉林省交通學校(現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道橋專業畢業,到*市交通部門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公路勘測設計、公路建設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她不畏艱苦,把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公路勘測設計中,優化設計、降低造價;在工程建設管理實踐中,堅持科學管理、嚴把質量關,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意志堅強,能吃苦是出了名的。
1985年10月,長*區已是涼氣襲人,*在大陽岔棒槌砬子參與改線測量,由于幾處線位跨越湍急河流,又無便橋可走,她們用一根木頭架在河上搭住山道,*走在顫顫危危的獨木橋上,一不小心掉進河里,刺骨冰涼的河水濕透了衣服,在寒風中陣陣發抖,她到附近的小旅店喝點姜湯去去寒,接著繼續工作。
1996年,*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展舉市大筑路,公路勘測設計任務比往年多了幾倍,為了及時完成設計任務,她們選擇在測量最不利的季節——2-3月,進行野外測量。那是個凍人不凍水的時節,野外白茫茫一片,齊腰深的積雪,行走都很困難,腳下的高腰水鞋每走一步灌滿了雪,雪到了鞋里又化了,當天工作結束時穿著的氈襪已濕透。進入深山老林測量,為節省時間,她從不舍得時間返回吃飯,中午攏點火,將身上所帶吃的烤一下,隨便墊幾口就算午飯。
野外采集數據,勘測線位,需要克服自然天氣地理環境帶來的重重困難。進入內業設計,也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前幾年,設計工作使用的工具是直尺、米格紙、計算器。橫斷圖、縱斷圖、平面圖、橋涵結構圖設計比例尺1:50至1:2000不等,在米格紙上用不同比例展現出各種圖紙。*剛畢業時眼睛不近視,工作幾年下來近視達300多度。為確保設計質量,從繪制圖紙到計算工程量、編制預算手工操作,各個環節她都要親自校核一遍,設計文件從沒出現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