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實訓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07:28: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素養實訓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素養實訓總結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探討

一、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日益顯著,高職學生想在就業市場中立足并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目前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已經逐漸從注重專業技術能力向其較高的職業素養轉移,據調查顯示目前多數企業認為,現在高職學生技能水平并不差,但職業素養還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吃苦耐勞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對企業忠誠度以及合作精神等。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優劣已逐漸成為其能否順利進入職場的門檻。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提升其職業素養,幫助其養成高水平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未來的就業和創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職業素養提升的途徑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有很多,如加強文化基礎教育、進行職業生涯規劃[1],開設第二課堂、企業積極參與[2],以及6S管理法則精細化、做好職業生涯規劃[3]等,除此之外,實訓教學也可顯著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活動。實訓教學都是在廣泛開展行業企業等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要求,同時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開展有計劃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等教學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的思維方法、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等,不斷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職業意識和扎實全面的職業素質,促進學生深入社會,樹立勞動觀念。通過實訓項目具體操作步驟和反復訓練的嚴格要求,可逐漸訓練與強化學生吃苦耐勞和愛崗敬業精神,促進學生的潛能開發與個性發展,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真正成人成才奠定基礎。具體而言,實訓教學具有以下作用:(一)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高職院校實訓教學都是模擬企業的一個具體項目或者是項目中的一個子步驟,需要實際解決一個問題。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整個過程中,其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實訓課程種類很多,不少課程的實訓課時占到了總課時數的二分之一;有些課程沒有理論課,所有課時均需在實訓室完成;期末還有一些綜合實訓周等,使學生連續一個星期都能沉浸在實訓室中,完整地進行一個個實訓項目。高職院校的實訓課程使得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參與實訓中,在三年嚴格、反復及高強度的鍛煉下,學生基本具備了其職業技能。以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為例,學生除去在正常的實訓課程中的學習,有興趣及額外精力的同學,還可報名參加實訓室助理小組、實訓室志愿者等,可以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實訓項目,在實訓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學習到更加專業的知識,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提升職業素養奠定基礎。(二)磨煉學生的心智。與理論課程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實訓課程中的實訓項目一般都需要四個課時或者六個課時,綜合實訓周中的項目甚至是需要一整天十二課時的時間,因此需要學生高強度、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我院為例,除去機房及儀器室外,大部分實訓室沒有安裝空調,因此學生進行實訓的時候,需要克服嚴寒酷暑的天氣;此外,由于項目的需要,有些實訓室沒有配備凳子,因此學生需要站立操作;實訓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個細微的差距可以導致實訓項目的失敗,因此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聚精會神,出現問題時,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有疑問可以請教老師,每完成一次實訓項目需要進行一次總結。炎熱的天氣,疲憊的身體,以及連續的思考與總結……這些都是學生在實訓課中需要克服與挑戰的,經過持續三年的鍛煉,學生能夠更加堅強,對待困難更加有勇氣,其心智得到了很好的磨練,愛崗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得到了提升。(三)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以我院為例,實訓室墻壁都有張貼古今中外科學家及其名人名言,各實訓室內都有其代表項目的標準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在實訓室內掛有鼓勵學生勤加思考堅持練習的橫幅等等,目的都是希望在日常細微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積極營造榜樣引領的作用,讓學生在無形之中以名人為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認同,深化職業意識。除此之外,老師在實訓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環保和節約的習慣,在不影響實訓效果的前提下,優先使用環保節能的實訓耗材和方案;對各種實訓耗材,要節約使用,能回收的盡量都回收;實訓過程中還需節約使用水電等,例如開空調時要及時關閉門窗,實訓結束后及時關閉實訓室水電總閥等。具體實訓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合作能力,例如臨時借用了同學的耗材和文具要及時歸還,對于需要兩人或多人一起進行的項目需要一起協調合作好等。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講誠信、肯鉆研、有禮貌、能吃苦、會合作的專業精神,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邵政.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研究[J].職教通訊,2018,(23):25-29.

查看全文

中職生職業素養在焊接實訓教學的培養

摘要:在焊接專業夫人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職業素養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但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下面我就從實訓教學的環境構造、教學過程的細節問題、教學情境的構建、教學模式的使用等多個方面來研究怎樣進行實訓教學,使得職業素養能夠更好地融入其中。

關鍵詞:實訓教學;職業素養;中職生職業

焊接專業教育中的實訓教學,也是一種技能的鍛煉,主要是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全面的培養。所以,要對實訓教學環境和教學步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1研究職業素養,理解其中的主要內容

假如把一個工作人員的所有表現看成一座冰山,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而這八分之一就是指個人所具備的能力、知識、技能和行動,也就是工作人員顯現在外部的素養表現。其中潛在的素養達到了7%,也就是指一個人的職業準則和職業狀態。顯現在外部的素養主要包括:知識、水平、社會交際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隱藏的素養主要是指:一個人所具備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狀態,是潛藏在員工內部的道德素養。平衡隱藏素養的高低,主要看重的是職業道德和工作狀態。職業道德包含了:誠實信用、兢兢業業、遵紀守法、團結互助、注重保密、掌握整體。工作狀態主要有:服從安排、積極熱情、踏實肯干、盡職盡責、不斷學習等。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怎樣把素養更好地融合到焊接專業實訓教學中去。

2完善實訓構造,順應市場安排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實訓教學探討

摘要:目的通過臨床護理技能訓練,尋求更好的實訓教學模式。方法將學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兩種實訓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比較兩組的成績。結果基礎護理技術、外科護理技術、內科護理技術和婦產科護理技術在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后學生的實訓成績明顯提高(p<0.01)。結論采用“人文素養教育、項目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實訓技能。

關鍵詞:職業教育;實訓教學;任務驅動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除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外,護理技能實訓對學生能否盡快適應臨床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護理技能實訓教學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按照“演示—練習—指導”程序開展教學,雖然對規范教學和臨床護理操作起到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不高、理論與實踐脫節;無法培養學生的溝通技能等[1]。由于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將來面對的是廣大患者,目前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及維權意識增強,學生在見習、實習時最好能掌握一定的護理技能。如何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實訓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選取了“人文素養教育、項目任務驅動”的實訓教學模式,旨在研究本方法的實訓教學效果,為學生尋找更好的教學模式。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取高中起點的三年制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12級護理1~6班,共246人,將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人,各組學生學習成績、年齡、性別搭配得當,在教材、課時、教師、授課計劃、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考試方法都相同的前提下,對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訓教學。

查看全文

藥物質量檢測技術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為提高項目教學水平,文章在分析“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綜合實訓”項目化教學背景的基礎上,分析了項目化教學改革措施,即了解企業對專業的職業需求,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落實項目化教學,創新專業考核形式。

關鍵詞:企業需求;藥物質量;項目化教學

社會的發展不但推動了教育的進步,同時也對人才培養提出更多的要求。“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綜合實訓”課程的實踐性教學一直都是該專業教學的薄弱點,針對該課程提出的項目化教學改革,要求學校結合專業特點,增加實踐環節,這既是企業對該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是學生以就業為導向去掌握并應用專業技能的要求,更是值得推廣的課程教學模式。

一、“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綜合實訓”項目化教學的背景

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學校以迎合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對本專業的職業教育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并制訂對應的教學課程和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藥物質量檢測能力。在傳統的藥物質量檢測技術實訓課程中,學校雖然強調了實訓的重要性,實際上卻常常忽略實訓教學,實訓并不是定義在形式上,而要充實實訓教學的內容,只有落實到日常的教學環節中,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實訓。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實訓內容沒有針對性、基礎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由于缺少相對應的實訓儀器設備,導致很多課程無法開展,教師只能進行重復性的實訓教學,使學生只是片面地熟悉和掌握實訓知識,無法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體系。此外,教學模式的滯后,導致教師無法采用有效的考核方式,無法對學生的實訓進行客觀的考核和評價,使學生對實訓持漠視態度,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學生對該專業的掌握只停留在理論上,不具備職業行為能力,從而缺乏就業的競爭力[1]。“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綜合實訓”項目化教學改革在這種教學和就業形勢下應運而生,教學形式的改革,實現了該專業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職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創新教學模式和專業考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學習水平和職業技術水平,增加了學生對該專業的職業理念的認知,使自身與企業需求接軌,達到實際工作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可以從容面對實際工作崗位,為企業的生產發展助力[2]。

二、以企業需求導向的“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綜合實訓”項目化教學改革內容

查看全文

中職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摘要】當前無機化學實訓評價體系存在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偏重于操作技能、評價過于注重結果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控和自我管理,不能有效地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結果過程化三方面探索中職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途徑。

【關鍵詞】中職;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是師生、生生間的一種交往活動,教學評價則是對教學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一個過程。教學評價對教學具有導向作用,能促進、激勵教與學的共同成長。當前的教學評價體系存在比較單一的評價指向,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操作技能方面,而且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單一,重結果不重過程,不能滿足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構建行之有效的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并進行教學實踐應用,對提高中職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質量,提高中職化工專業學生人才培養質量意義重大。

一構建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1.無機化學實訓教學的目的與意義無機化學實訓作為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從初中化學進入中職化工專業化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實訓課,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一方面,中職學生剛從初中畢業進入中職化工專業學習,所具備的化學實驗技能只停留在掌握藥品的取用、加熱操作、溶解操作等方面。而無機化學實訓操作是在初中化學實驗操作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比如溶解、過濾、蒸發、結晶、重結晶等無機化學實訓操作。另一方面,無機化學實訓操作的系統學習對學生后續的化工實訓技能,如分析檢驗實訓操作技能的學習、良好操作習慣的養成、安全生產紀律意識的強化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機化學實訓教學的目的,重點就在于鞏固學生的無機化學理論知識,掌握無機化學實訓操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做好初中化學與中職無機化學實訓操作技能的銜接,能夠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幫助學生適應中職化工專業課的學習方式,為學生今后的職業教育與職業發展鋪路。2.構建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從無機化學實訓在中職化工專業課的地位與作用可知,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質量直接關乎學生的后續學習乃至整個職業發展。而教學評價能夠直接促使教學發生改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學改革。[1]因此構建行之有效的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對提高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非常必要。

二當前無機化學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課程思政與高職護理實訓教學研究

摘要:探討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護理實訓教學研究,以期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及實訓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實訓教學;高職;護理

實訓教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重操作、輕素質”的現象[1-3],這與人才培養方案不符合。課程思政是一種將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理念[4]。因此,課題組嘗試以思政案例(思政元素+臨床案例)為載體,將課程思政納入護理專業的實訓教學中,進行實證性研究,現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江西衛生職業學院2019級高職護理專業二年級4個班242人為研究對象,分為干預組122人(男13人,女109人),對照組120人(男11人,女109人),年齡17~21歲(平均19.95歲),均為我院統招全日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干預前的職業素養、知識水平和能力情況方面無差異(P>0.05)。

查看全文

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文章研究將重點針對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如何有效改善當前化工單元操作實訓教學中的問題,并且制定相應的方式方法為學生開創全新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在這一背景下深入學習相關知識,了解相關文化。研究將結合當前我國職業院校的化工專業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的提升培養以及實踐技能操作的素養培養,旨在通過這一方法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挖掘學生的學習短板,進而通過科學合理的解決途徑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與保障。

關鍵詞: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堂教學;問題研究;方法應用

在當前的職業院校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程教學中,有部分教師表示,由于各種教學問題、學習問題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素養和綜合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升,且在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工作開展時,具體效果顯得有失偏頗。

1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合上述內容,在研究是初始階段便對當前我國職業院校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程教學工作開展中的主要問題做出了分析與探索。(1)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對于正確的教學理論以及先進的教學觀念應用能力不足,而且在開展實訓課程教學的時候,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方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這就無法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促進學生的創新素養,且無法實現學生動手和動腦能力的同步提升。(2)學生的學習問題。學生在學習化工單元操作實訓課程知識的時候,無法對個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規律進行有效地掌握,且在課堂學習中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甚至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嬉笑打鬧、上課睡覺、看小說、玩手機的情況。還有部分學生在學習化工單元操作實訓知識的時候,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所以學生會感覺比較繁瑣,而且比較耗費精力,因此對課程的學習缺乏基本的耐心,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素養和學習能力始終處于一種較為羸弱的水平。(3)教師和學生的共同“不作為”。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很多教師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且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而且理論與實踐的連接性比較松散。另外,學生在學習中個人意見過于強烈,大有與教師“對著干”的態度,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濫竽充數的現象和渾水摸魚的行為。(4)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中與學生缺乏必要的心理活動和交流,且缺少共情能力的發展與延續,導致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同時不能深入體會并感受到這一課程內容的學習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改變與發展。

2教學問題有效解決路徑

查看全文

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改革探析

【摘要】為了培養適合鐵路貨運生產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針對職業院校的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與鐵路貨運技能大賽競賽內容的差異,應從課程的授課內容和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期使職業院校“以賽促教”、“賽教結合”的教學模式常態化。

【關鍵詞】職業院校;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技能大賽

一、引言

近年來,技能大賽在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逐漸扮演指揮棒的作用,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和行業前沿發展聯系緊密,很多職業院校已經形成通過參加大賽提升辦學質量的意識,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從理論向實踐從單一向復合性轉變。[1]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是鐵道運營管理專業的核心課,是培養學生掌握鐵路貨物運輸組織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環節。目前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主要采用理論教學,實訓過程中的實踐性和交互性教學環節相對薄弱,學生主要以教師教學為主,對學生的創新性和激發思維培養較少,實訓環節很難滿足學生對一線技術技能的要求。[2]如何通過技能大賽,將其先進的理念和行業前沿動態運用到課程的實訓環節?進一步提升學校為行業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能力和實力,使大多數學生通過課程的實訓就能掌握現場的新知識、新技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鐵路貨運組織技能大賽分析

貨運技能大賽針對貨運值班員(車站)、貨運員、貨運核算員、貨檢值班員、貨運檢查員、貨運計劃員、貨運車長、鐵路客戶服務員(貨運)、貨運安全員等9個工種,包括理論和實作兩部分考試,其中理論競賽占總成績的30%,實作競賽占總成績的70%,實作競賽主要內容為崗位應知應會模擬實作。理論、實作競賽包括《國家職業標準》,現行法律、法規、規章,貨改以來總公司下發的各類文電,并突出安全、營銷、服務、作業標準化及物流等相關知識。鐵路貨運組織實訓課程是鐵道運營管理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核心課,該課程的知識點基本涵蓋了貨運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的競賽內容。我們以本門課程為示范就貨運技能大賽和鐵路貨運組織的融合進行一些嘗試。

查看全文

護生職業培養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改革

【摘要】高職高專護生職業素養是其核心素養體系內容之一,通過調研學校2013級、2014級護生的緊急救護能力、護生對急救知識的需求情況及對急救護理技術課程的建議和意見等相關內容,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進行了急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了適當調整和修改,進一步促進實踐和教學的相互融合,提高了我校護生的職業素養,利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與新護士入職培訓相接軌。

【關鍵詞】護生;職業素養;急救護理技術;教學改革

一、課程內容的調整

1.理論教材的更新

近年來,教材采用的是我校同人衛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急救護理技術》教材,2016年12月,理論教材剛更新完。參考最新的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急救護理學本科教材、危急重癥護理學、災難醫學、2015版心肺復蘇指南和學生調研情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編寫調整。新增了氣道異物梗阻(成人和嬰幼兒)、上消化道大出血、抽搐、急性疼痛、糖尿病急癥、低血糖、血尿、風災、踩踏等內容,修改了心肺腦復蘇章節內容,與2015版心肺復蘇指南接軌,內容更加豐富,更與臨床護理貼近。

2.實訓內容的增加

查看全文

高職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論文

1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

1.1校內指導老師監管不到位,學校評價帶有片面性

首先由于受到校內實習指導老師人數的限制,導致一名實習指導老師要帶很多實習學生,而這些實習學生則因為分布于不同實習企業或者分布于不同的城市,而導致實習指導老師不能對其進行全程的監督,以我校的學生實習實訓為例,我校學生所參加的實習實訓企業比較多,因此實習指導老師不可能對每名學生在具體的實習實訓中的表現有深入的了解,校內指導老師監管的不到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實習實訓效果。比如有些學生因為缺乏教師的監督,他們會在實習實訓期間出現各種違反實習企業規章制度的行為。其次高職院校的實習實訓質量評價帶有片面性。高職院校對學生實習實訓質量的評價更多體現在學生的實習日志和實現總結上,而忽視了企業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因素。

1.2把關不嚴,實習流于形式

基于當前高職學生就業難的現實考慮,高職院校常常將實習實訓鍛煉的崗位與學生的就業相混淆,其主要表現在:一是高職院校不會考慮學生參加實習實訓崗位的專業性,只要學生參加了實習實訓鍛煉,高職院校就會認可其實習實訓的質量。二是高職院校缺乏對學生實習實訓過程的監管,導致一些實習實訓鍛煉更多賦予形式化。根據多年的實訓經驗發現很多學生不重視實習實訓環節,學生在參加實習實訓時更多的是在家休息或者從事其他活動,而隨意的找家企業簽訂一下實習報告鑒定表的方式應付高職院校。

2建立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