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貿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03:08: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網絡貿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網絡貿易研究論文
一、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現狀
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起步較晚,但是近十年來的發展態勢非常喜人,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網絡貿易組織發展迅速
從1999年下半年到現在,由于電子商務,尤其是B2C業務的增長,我國網絡貿易組織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2006年指出,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主要網絡貿易組織總銷售額達7400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50%;同時網上購物的用戶數量達到了2200萬戶,比上2004年同期增加了600萬戶。而且網絡貿易組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二)出現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
我國網絡貿易組織剛剛起步,所以為數不多。但令人高興的是目前已經出現幾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這些組織形態各異,在經營上各有千秋,例如當當網、卓越網、騰訊等。為我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樹立了楷模。
網絡貿易合法高效納稅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網絡交易的現狀;企業網絡交易存在的稅收問題及影響;完善我國網絡交易稅收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網絡交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網絡中推銷商品并進行貨款結算、網絡交易本質上仍然是銷售行為、網絡交易稅收征管不到位、網絡經濟的虛擬性,無紙化的交易沒有有形載體、稅務機關稽查難度大、我國目前的稅收法律制度不完善、完善現行稅法,補充有關針對網絡貿易的稅收條款、建立完善的計征和稽核網路系統,實現征稅自動化、在互聯網上設立稅收監控中心、完善征納雙方共享的網絡交易稅務管理平臺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網絡交易本質上是銷售行為,應該依法納稅,研究企業網絡交易稅收征管問題已經勢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國企業網絡交易所產生的稅收問題的基礎上,從我國現行的稅收制度出發,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以解決網絡交易的稅收難題。
[論文關鍵詞]網絡交易稅收征管稅收監控
一、我國網絡交易的現狀
網絡交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網絡中推銷商品并進行貨款結算。這種交易快捷、方便的營銷手段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企業網絡交易對于傳統商務而言是一次質的飛躍,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據IT市場研究公司(IDC)的調研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網民人數首次超越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國:預計到2012年將增至3.75億。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國B2B電子商務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通過B2B電子商務完成的交易額達到21239億元,較上年增長65.g%:據2008年3月我國商務部編寫出版的《中國電子商務報(2006-2007年)》描述,“2006年我國19267家大中型企業的電子商務采購金額達到5928.6億元,電子商務銷售金額達到7210.5億元。據此估算,2006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過15000億元。2009年全球的企業網絡交易總額有望突破900億美元”。隨著我國企業網絡交易的不斷發展,虛擬企業、虛擬銀行、網絡營銷、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網絡廣告等網絡交易正在迅猛發展。其實,網絡交易的電子形式并不改變其貿易的特性,其迅猛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稅源空間,無疑能為國家帶來可觀的稅收。但稅務部門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設還跟不上電子商務的進展,企業網絡交易稅收制度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而目前法律規章尚未對企業網絡交易這個新興事物如何計稅、納稅作出明確規定,網上交易成了稅收的真空地帶,網上交易的稅收損失逐年擴大,企業網絡交易的稅收流失問題嚴重。
網絡交易本質上仍然是銷售行為,如果它沒有相關的免稅政策,那么網絡交易就應該依法繳稅。如何針對企業網絡交易中的稅收問題加強和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及稅收辦法,已成為國內外稅收中討論的熱點問題。2007年8月7日,我國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一場影響著全國4000萬網絡貿易用戶的研討會,會議的議題為是否應向進行網絡交易的群體進行征稅,大多數專家認為不能因為稅收問題把電子商務行業毀掉。在2008年“兩會”上,民建中央委員聯名提出了“關于完善電子商務稅收制度”的提案:電子商務是一種交易方式,按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無論是線上線下,只要達成了交易就應納稅,否則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避稅,而資本通過網絡進行國際流動,也將導致大量稅收流失或轉移。網絡經濟引發的稅收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我國與東亞貿易網絡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勾勒了16世紀中國東南海區與東亞貿易的大致情況。作者認為,隨著海洋交通事業的發展和相互間的貿易往來,打破了原來洲際阻隔的局面。這一時期以漳州海商為先鋒的東南海洋力量突破明朝的海禁崛起,同時,葡萄牙和日本倭寇的海洋勢力也相繼進入中國東南海區,一向由中國主導的海洋社會經濟圈出現了動蕩的局面。作者認為,國際環境的變化使東南海區的貿易出現了重重風險,但至16世紀,還未形成現實的危機。可以說,在月港開放后的四十余年間,是漳州海商主導東亞貿易網絡的黃金時代。
【摘要題】古代經濟史研究
【關鍵詞】16世紀/中國東南海區/貿易網絡
【正文】
15世紀末新航路的發現,揭開了近代海洋時代的序幕。16世紀,海洋交通和貿易打破了洲際阻隔的局面,海洋世界的經濟互動突破局部性的傳統模式,帶有全球性的意義。以漳州海商為先鋒的東南海洋力量突破明朝的海禁崛起,西歐海洋勢力——葡萄牙東進亞洲海域,日本海洋勢力——倭寇南下東海,東南中國海洋區域成為東西方海洋競爭的舞臺。中國主導的海洋社會經濟圈即東亞貿易網絡,出現激烈的動蕩局面。
東南海洋社會經濟圈的破壞與修復
網絡公司貿易專業決策論文
一、供應鏈網絡中跨國分公司決策的內容
首先,必須解決分公司的角色定位。每個分公司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每個分公司運作的程序是什么?這是在分公司角色定位中應該考慮的問題。當今國際市場環境變化迅速,確定每個分公司在整個供應鏈當中的角色作用尤其重要,因為它們決定了供應鏈在滿足變化的需求量時所具有的柔性大小。因此,在對分公司定位時不僅要考慮當地市場的需要,還必須考量該分公司對供應鏈中其它市場的貢獻。如豐田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市場都建有生產廠,1997年以前,各生產廠的產品只能供應當地市場,但一旦本地經濟不景氣,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當生產能力超過了當地市場需要,剩余的生產能力卻不能用來滿足其它市場的需求,從而出現產能閑置。現在豐田把每個工廠都加上柔性因素使之不僅能滿足當地市場的需要,也能滿足外地市場的需要。這樣,從供應鏈整體考慮的分公司定位能夠幫助豐田更有效地應對全球市場的變化。
其次,決定分公司的選址方案。一個好的定址決策能夠使一個供應鏈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時又能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映。例如,豐田公司于1988年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市建立了一個裝配廠,一直使用至今,使豐田獲利匪淺。特別是當日元堅挺、在日本生產轎車變得很昂貴時,列克星敦的產品更具有很強的成本競爭力,使豐田公司在對美國市場做出快速反映的同時,又能保持低成本。
再次,確定分公司的生產能力。適當地確定分公司的生產能力將有助于供應鏈的高效率運作,而不合理的配置將會影響供應鏈的業績表現。一方面,過高的配置會導致低效率和高成本;另一方面,過低的配置會導致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或不能快速響應,或是必須從其它分公司調配而拉高成本。
最后,明確分公司的市場和供應配置。分公司服務的市場和供應源的定位對總產量、存貨和供應鏈滿足顧客需求而產生的運輸成本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每個分公司服務于什么樣的市場?每個分公司的供應來源如何安排?這是應該明確的問題。當然,只有在分公司具有足夠的柔性來服務于不同的市場并能夠從不同的供應源接受供應的時候,市場和供應源的決策才有現實意義。
在進行供應鏈網絡內跨國分公司決策時應綜合考慮以上幾方面之間的相互影響,同時還要分析供應鏈運行的內、外環境中影響跨國分公司設計決策的各種可能因素。
網絡貿易組織發展論文
一、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現狀
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起步較晚,但是近十年來的發展態勢非常喜人,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網絡貿易組織發展迅速
從1999年下半年到現在,由于電子商務,尤其是B2C業務的增長,我國網絡貿易組織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2006年指出,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主要網絡貿易組織總銷售額達7400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50%;同時網上購物的用戶數量達到了2200萬戶,比上2004年同期增加了600萬戶。而且網絡貿易組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二)出現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
我國網絡貿易組織剛剛起步,所以為數不多。但令人高興的是目前已經出現幾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這些組織形態各異,在經營上各有千秋,例如當當網、卓越網、騰訊等。為我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樹立了楷模。
網絡貿易組織發展論文
一、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現狀
中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起步較晚,但是近十年來的發展態勢非常喜人,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網絡貿易組織發展迅速
從1999年下半年到現在,由于電子商務,尤其是B2C業務的增長,我國網絡貿易組織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2006年指出,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主要網絡貿易組織總銷售額達7400億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50%;同時網上購物的用戶數量達到了2200萬戶,比上2004年同期增加了600萬戶。而且網絡貿易組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二)出現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
我國網絡貿易組織剛剛起步,所以為數不多。但令人高興的是目前已經出現幾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貿易組織,這些組織形態各異,在經營上各有千秋,例如當當網、卓越網、騰訊等。為我國網絡貿易組織的發展樹立了楷模。
微博網絡營銷國際貿易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迅速,多種網絡平臺逐漸興起。微博作為近幾年最受歡迎和關注的網絡平臺,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很多影響。微博網絡影響能夠降低國際貿易成本,提高貿易速度和效率,也能打造一個眾所周知并且良好的企業形象。筆者對微博網絡營銷帶給國際貿易的影響做了詳細闡述,并且提出了相關對策,希望能夠幫助我國加強網絡建設,促進微博網絡營銷貿易健康發展。
關鍵詞:微博;網絡營銷;國際貿易;影響;對策
我國近幾年最受歡迎的網絡平臺就是微博,很多知名紅人還有一些企業通過建立營銷賬號為自己的產品做營銷。這種營銷手段被稱為微博網絡營銷。這種網絡營銷的方法很快就被很多企業知道,他們利用微博建立企業形象,銷售企業產品。微博網絡營銷為國際貿易也提供了良好的銷售平臺。本文闡述了微博網絡影響對國際貿易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相關規范對策。
一、微博網絡營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擺脫實物存貨的現狀,降低交易成本。我國企業有很多下游企業,這些下游企業主要就是銷售總公司的產品,在以往的銷售方式中如果想要完成銷售就要有實體店鋪還有實體存貨,這些都是銷售中的交易成本。現如今,企業利用微博網絡銷售手段銷售公司產品,就可以擺脫實物存貨的銷售現狀,同時還可以省下租店鋪、盤店鋪的費用。這樣也就降低了大量的教育成本。另外,微博網絡營銷也能利用微博的特點對公司產品進行宣傳,賣出產品后也可以通過微博實現互動,及時得到消費者對產品的意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可以直接在微博支付,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加快企業周轉資金的速度。2.增加貿易機會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國外,網絡銷售平臺有推特,在國內最受歡迎的網絡銷售平臺就是微博。隨著微博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很多國外友人也在關注微博。全球人民都可以通過微博了解中國產品,了解中國企業,從而購買中國產品。利用微博網絡營銷手段能夠增加貿易機會,為國際貿易提供更好的交易平臺。很多企業可以借此機會提高企業形象,在微博上公布企業信息,主要營銷產品,公司面貌等等。加大宣傳力度,增加貿易機會,提高交易效率。3.微博網絡銷售工作無壓力。在傳統的銷售方式下,如果進行國際交易,那么銷售服務的工作壓力會非常大,需要提供24小時的服務。但現在,如果利用微博進行網絡銷售就能減輕客服工作壓力,既能夠消除工作壓力,又能讓客戶時時刻刻接受到優質服務。消費者能在微博上時刻了解到企業信息還有主要消費產品。消費者在接受優質服務以后也能對微博銷售客服工作進行評價。評價信息其他消費者也能觀看到。企業得到了良好的評價也有利于企業發展。
二、國際貿易中運用微博網絡營銷對策
網絡環境下加工貿易出口優化論文
摘要:加工貿易是全球生產網絡下的一種貿易模式,我國當前從事加工貿易企業在生產網絡中所處地位普遍不高,加工貿易產業急需升級。而加工貿易產業如何有效的升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全球生產網絡下的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的吸收能力。從全球生產網絡視角出發,實證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它影響因素對加工貿易出口升級的影響,并給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全球生產網絡;外商直接投資;加工貿易出口升級
1相關研究綜述
ErnstandKim(2001)提出了“全球生產網絡(globalproductionnetwork)”這一概念,在文中它們提到全球生產網絡不但帶來產品的轉移同時伴隨著知識擴散。全球生產網絡帶來的是中間品貿易,而加工貿易正是中間品貿易的主體。發展中國家的加工貿易基本上處于全球生產網絡的低端,有低附加值、無自我品牌、缺乏自我創新等特點。加工貿易產業的升級,是加工貿易企業在生產網絡內部的自我提升和外部產業、政策環境的引導促進這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關于加工貿易企業在生產網絡中的自我提升,學者們普遍認為需要依靠生產網絡所帶來的知識和技術溢出作用。JayBarney(1996)在文章中提到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加工貿易中跨國公司對東道國的技術轉移及技術外溢來提高本國企業的技術水平,促進本國產業的升級。由于加工貿易的投資方需要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占領產品的國際市場,這使得投資方會主動提供一部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劉志彪、劉曉昶(2001)認為,全球生產網絡的產品生產鏈會不斷向具有更低勞動力成本的國家延伸,我國企業應抓住機遇、總結經驗和積累知識,從而達到產業優化與升級的目的。PerterJ(2004)在文章中論述到加工貿易方式可以將東道國與投資方利益捆綁在一起,由此,通過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滲透和溢出,東道國企業可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營銷網絡,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促進本國的產業升級。Grossman和Helpman(2005)認為,同加工貿易密切相關的垂直專業化分工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既與發展中國家本身的技術水平有關,也和制度環境有關。劉德學等(2006)提出,在全球生產網絡中,高層級主體特別是領導廠商之所以能夠占據附加值相對較高的價值鏈環節,是因為他們控制著相關的“稀有資產”,這些稀有資產既包括有形資產,也包括無形資產。加工企業要想取得網絡主體地位及其所從事價值鏈環節的提升,就必須逐步獲得或創造這種“稀有資產”,而這一過程可借助于全球生產網絡中的知識轉移與擴散機制得以實現。
在分析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升級的外部影響因素時,學者們分析因素的焦點基本上集中于勞動力稟賦、技術、外資企業的戰略和目標以及政策環境等方面上。如龐大同(2001)在文章中提出,要促進加工貿易,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加工貿易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應從優化配套環境,制定發展戰略,設立研究開發中心,建立出口加工區等幾方面入手。潘悅(2002)動態考察和調研分析了我國加工貿易的產業分布和產品性質,指出中國加工貿易正處于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換代的階段,中國的加工貿易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較之從前已有了顯著提升。BoyLüthje(2004)在以IT產業為例論述全球生產網絡和中國的產業升級時認為,除企業內部工資和工作標準等因素外,經濟、產業的狀況和外商投資政策也會影響到產業的發展。
淺析加工貿易稅收制度
收藏到網摘:添加到百度搜藏收藏到雅虎收藏到QQ書簽收藏到新浪ViVi
加工貿易稅收制度解析是流星畢業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加工貿易稅收制度解析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加工貿易稅收制度解析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摘要]加工貿易稅收制度主要包括保稅制度、出口退(免)稅制度和征稅制度。加工貿易保稅制度有全額保稅、定額保稅和不予保稅之分。加工貿易出口退稅方法雖然因具體貿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與一般貿易相比更有利于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工貿易征稅制度則對不同貿易方式、不同來源料件、區內區外企業實行了區別的征稅待遇。
[關鍵詞]加工貿易保稅出口退稅稅收制度
一、加工貿易保稅制度
保稅制度是一種國際上通行的海關制度。我國加工貿易稅收實踐中,對于來料加工方式下,合同規定由外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輔料及包裝材料,海關全額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加工出口的成品免征出口環節增值稅、生產環節消費稅,包括免征工繳費的增值稅。但是,進料加工方式下,海關則區別情況對進出口貨物實行全額保稅、定額保稅或不予保稅。一般來說,保稅工廠、保稅集團、對口合同可予以全額保稅;其它經營進料加工的單位或加工生產企業,其進口的料、件應根據《進料加工進口料、件征免稅比例表》的規定,分別按85%或95%作為出口部分免稅,15%或5%作為不能出口部分照章征稅。如不能出口部分多于海關已征稅的比例,應照章補稅;少于已征稅比例而多出口的部分,經向海關提供確鑿單證,經主管海關審核無誤,準予向納稅地海關申請已納稅額返還。此外,對有違反海關規定行為的經營單位和加工生產企業,海關認為有必要時可對其進口料、件在進口時先予征稅,待其加工復出口后,再按實際消耗進口料、件數量予以已納稅額返還。
淺論中美貿易摩擦解決
收藏到網摘:添加到百度搜藏收藏到雅虎收藏到QQ書簽收藏到新浪ViVi
中美貿易摩擦及其解決機制研究是流星畢業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而的,中美貿易摩擦及其解決機制研究是篇高質量的論文,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對您論文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中美貿易摩擦及其解決機制研究為免費畢業論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用途。
[摘要]近十年來,中美貿易關系取得了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但在雙方貿易額迅速擴大的基礎上我國對美貿易順差明顯,且貿易額日趨擴大。隨之而來的是中美貿易摩擦事件的頻繁發生,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它必將影響到中美雙邊貿易的正常發展。導致這一問題產生的因素很多,既有來自外部的原因,又有來自內部的原因。因此,就中方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務是要努力尋求一種能夠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理貿易摩擦事件的解決機制。
[關鍵詞]貿易摩擦現狀影響原因解決機制
近兩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硝煙四起,持續不斷,花樣不斷出新,究其原因多種多樣。面對貿易摩擦問題日益增多的嚴峻形勢,正確認識我國遭遇的國際貿易摩擦的原因,積極探索妥善解決貿易摩擦問題的途徑,將是保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所在。
一、中美貿易發展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