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碩士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6 12:00: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學碩士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碩士論文寫作的基本步驟和規范
多數讀文科碩士研究生的人,都有過寫作數千字文章的經驗。而從寫作數千字的文章到寫作二三萬字的碩士論文,中間隔著一道較為艱難的“坎”。一旦順利地躍過這道坎,會有一種登上一個較高的山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為什么呢?因為此前寫作的文章,第一是字數有限,在結構和邏輯的把握上較為容易;第二是文章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學術論文。本科畢業時寫作的論文可能是最大的,一般談一個較小的話題,可以重復已有的研究成果,只要把基本知識以自己的語言敘述清楚,就算合格了。日常工作中寫的文章,無非是工作總結、學習體會和文秘類的東西;即使嘗試過文學作品的創作,無限自由的文學遐想與科學的論文寫作,距離是很大的。對于多數碩士論文作者來說,都是第一次寫這么長的文章,不僅長度,而且文章的性質也與自己經驗中的完全不同,它要求學術性和一定的創新性。所以,如果在碩士論文寫作方面下一定的功夫,掌握了寫作的基本步驟和規范,論文成功了,這是一個人在學業上的一次飛躍,一定要把握住研究生三年學習中寫論文這一最為關鍵的環節。
下面談一下碩士論文寫作的總體步驟,然后再詳盡談一下幾個重點環節,最后說說引證的規范問題。
第一節論文寫作的八個環環相聯的步驟
嚴格地說,論文寫作并不是從提筆寫(或在電腦上打字)開始的。此前的許多步驟都屬于論文寫作的必要環節,一定程度上比實際動手寫重要得多。許多過來的人都有體會,完成一篇較大的論文,準備時間少則數月,多則數年,一旦真正準備好了,動手寫作的時間不過數天到數周。
第一步,確定論文的選題。從廣義上說,選任何本專業范圍內的題目都能夠寫出東西來,只要你有新觀點、新發現、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碩士論文的選題。這是由于作者多數是第一次寫這么長的學術論文,缺乏經驗,也缺乏深厚的知識積累,難以把握;同時,二三萬字這個條件也對選題有很大的制約,如果題目過大,無法在這個相對狹小的范圍內展開。所以,選題是否得當,對于論文的成功,影響很大,甚至有人說,一個好的選題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據許多碩士論文的選題經驗,這一級論文的選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本專業的研究空白、發生爭議的話題(自己的觀點感到較為充分)、對比性的話題、從其他專業角度研究本專業的話題(這是一種選題的邊際效應)、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話題、剛剛冒出來的本專業的新問題。
碩士學位論文寫作指導
碩士論文,除表達形式上需求遵從必定的格式要求外,內容上也要契合必定的要求。在此特別收拾關于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論文寫法的匯總,供學員在寫碩士學位論文時參閱。
(一)主題的寫法
碩士學位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作業湊集在一起),這個主題要詳細到問題的底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范疇,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討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觸及的問題范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討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范疇中的一個詳細問題打開深化的研討,并得出有價值的研討定論。
碩士學位論文是學術著作,因而其表述要謹慎簡明,要點杰出,專業常識應簡寫或不寫,做到層次分明、數據可靠、文字凝練、闡明透徹、推理謹慎、立論正確,防止運用文學性質的或帶感情色彩的非學術性言語。論文中如呈現一個非通用性的新名詞、新術語或新概念,需隨即解說清楚。
(二)標題的寫法
論文標題應短小精悍地反映論文作業的首要內容,切忌抽象。因為他人要經過你論文標題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標題應該是對研討目標的精確詳細的描繪,這種描繪一般要在必定程度上表現研討定論,因而,咱們的論文標題不僅應通知讀者這本論文研討了什么問題,更要通知讀者這個研討得出的定論。例如:“在現實與虛擬之間:梅樂、卡彭特、沃爾夫的新聞觀”就比“三個美國作家的新聞觀研討”更專業更精確。
整體論下唐宋八大家研究
摘要:中國文學史上占據最高地位的唐宋八大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宋八大家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們將“道統”與“文統”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學流派。本文主要運用了整體論方法,以“道統”與“文統”統一的論證,展開了對唐宋八大家的研究,目的是探討唐宋八大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做出的貢獻,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學價值等。
關鍵詞:唐宋八大家;整體論;道統;文統
整體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之一,主要是站在整體論的角度去分析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唐宋八大家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形成了古代文人特有的藝術風格。唐宋八大家在中國傳統文化、古代文藝理論批評史以及古代文學史上均享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對八大家的研究還有待深入,對其存在的意見也各不相同。以下是本文立足整體論的角度對唐宋八大家的分析。
一、唐宋八大家形成的過程分析
(一)八大家的創始者。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流派重點在于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流派的形成基礎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間的文學批評。當時的柳宗元和韓愈之間的友誼是非常深厚的,他們兩個人均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柳宗元稱韓愈為曠世奇才,韓愈稱柳宗元“深博無涯”。歐陽修比韓愈年少,歐陽修在少年時期就非常喜歡韓愈的文章,并同樣高看柳宗元,正是受到了韓愈和柳宗元的影響,歐陽修才得以終身致力于創作,并培養提攜了曾、王、二蘇等人。(二)八大家形成的背景分析。明代茅坤最先提出了唐宋八大家一說,他在《文抄》中最先對唐宋八大家冠名,當時茅坤是為了滿足應試需求,并不是為了參與學派之間的斗爭。文學史發展到了明代,開始呈現出各個學派紛爭的特點。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在當時的永樂后近60年間占據文學史上的主導地位,該時期的口號是“文必秦漢”,積極反對唐宋時期的文學家,結果該時期卻走向了食古不化的道路,形成社會發展的弊端。其中最先站出來反對“文必秦漢”觀點的是王慎中,王慎中在早年受到過唐宋時期文學家作品的影響,最先站出來支持宋代學者。王慎中與當時的前后七子在學秦漢還是唐宋問題上展開激烈的辯論,對當時的唐宋八大家來說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后來王慎中以唐宋八大家正宗傳人自居。積極維護唐宋八大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在斗爭的過程中王慎中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逐漸被確立起來。正是在當時所處時代的爭論下,才使得唐宋八大家的名字越傳越響亮,并形成了中國古代散文的整體風格,散文文體在此時得以定型[1]。
二、“道統”與“文統”統一的論證
基于網絡的社科信息資源分布及檢索策略研究
【內容提要】網絡社科信息資源包括:電子期刊資源、圖書信息、報紙資源、學位論文資源、電子論壇和電子會議、網絡數據庫等。可直接進入網站或數據庫、利用搜索引擎、利用專業信息資源導航系統獲取信息資源。參考文獻6。
【摘要題】實踐研究
【【關鍵詞】網絡/社科信息資源/檢索策略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網上社科信息資源日益豐富。但由于網上信息資源高度分散、數字信息的易拷貝等特點導致信息重復率高,無序性更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規范,加之現有的檢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較低,導致信息查詢困難,大大影響了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加快和擴大網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進度和規模,利用信息網絡共享社科信息資源,彌補目前普遍面臨的信息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1網絡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
1.1網上電子期刊資源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摘要:學位論文的撰寫是研究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學位論文的質量是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最直接的反應。本文針對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構建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
關鍵詞: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是有效衡量研究生素質和水平的重要指標。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學習工作的總結,是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醫學院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水平的主要標準之一,還是促進醫學科研成果交流以及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工具,具有推進醫學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是保障學位論文質量的最重要部分。
一、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存在問題
(一)論文選題缺乏創新性。有些研究生在開題前沒有大量閱讀參考文獻,選題重復,沒有自己的觀點,加上試驗設計不科學,論證乏力,導致學位論文學術價值不高,失去研究意義。(二)論文格式不規范。寫作能力欠缺部分學位論文存在醫學專業術語、符號等使用不符合標準,圖、表的標識不清,論文內容空泛,邏輯思維混亂,語句不通順等問題,有的論文存在排版混亂,標題的大小、序號不一致的現象。(三)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有些學位論文存在大量引用和抄襲他人學術成果,拼湊論文等問題,導致研究結果脫離實際,使研究生論文整體質量下滑,科學性和嚴謹性降低。
二、針對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存在問題構建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
創新母語寫作教學培養自主學習
一、“作文量表互改法”項目評價和推廣基礎
香港大學岑紹基博士的《作文量表互改研究與實踐》是一部創新意識較強、體現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漢語寫作教改專著。在實驗研究的數據統計中,他提出了一個漢語寫作教學中誰都無法回避、但又沒有認真系統地展開研究的課題:如何提高中小學生作文批改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這還僅僅是表層的話題,更深的題旨是:怎樣在漢語文教學和寫作教學中真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施自主學習、教會學生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是教育的本質和規律。岑紹基博士的這項研究有堅實的學理基礎,他不但引證了大量的中外同類研究資料,而且還將“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引進項目研究中。他堅持了十幾年的調查研究,還親自在三個中四實驗班開展教改實驗,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中歸納總結理論,這個課題真正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真正有水平的教育論著就是這種做法。真正符合教學規律、具有較大推廣價值的教改成果也是這種做法。可以在中國內地推廣這項成果,特別是結合信息化校園中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基于網絡的大學系列寫作教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劃的立體化教材的編寫中,可以考慮用這個理論和方法作為課程網站建設的一個功能來開發。
《作文量表互改研究與實踐》較為全面地探究了目前存在的四種作文批改法:教師精批細改法;教師符號批改法;學生量表自改法;學生量表互改法。通過長期的實證研究和試驗觀察,岑紹基博士發現了每一種批改法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和不可避免的弊端。
如果采用教師精批細改法,那么教師的權威的引導作用可以實現,學生如果重視了教師的批改、領會消化了教師的批改,學生獲得的效益將不可低估。教師的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這種批改法里會得到充分的實現,一個優秀教師的智慧會在這種有生命的書面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這種作文批改法也有致命的不足,譬如,在批改過程中教師常常指出的是學生的負面的問題和錯誤的地方,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可能會被抑制;同時教師的批改工作量很大,一般的教師會有沉重的工作壓力和教學負擔。
教師符號批改法相對于教師精批細改法在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上有很大的進步。它啟發和培養了學生那種“文章是改出來的”寫作觀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教師投入的工作量只是精批細改法的一半。但是這種方法仍未能培養出學生對文章好壞的判斷能力,在教師的“符號”指揮下學生學習寫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學生量表自改法從調動學生主動性方面來說是最好的一種。它引導和鼓勵學生按一定的文章寫作模型重組、重寫自己的文章,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激活學生的創造性、孕育學生的寫作快樂感將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是否具備了自改作文的知識和能力則是一個不能不引起關注的地方,而且學
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研究
摘要:我們以2013年至2017年間已發表的關于“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論文為考察對象,主要從“教學現狀透視”、“學生專業主導下的有效教學的可行性分析”、“課堂模式”、“教學策略”四個方面,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或可了解相關研究動態的一個側面,提供學界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綜述
有效性教學(effectiveteaching)是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教學理論,并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了一股研究潮流,之后逐漸影響到我國[1]。受此理論影響,教師們開始嘗試運用“有效教學”理論,開展教學活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2]。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在新課改背景下,追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廣大職校教師的共識[3]。有學者將2012年以前的有關職業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論文進行了詳細分析[3],鑒于此,我們搜集了2013年至2017年已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共108篇論文[4]。本文擬對相關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1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
我們將2013年至2017年已發表的108篇論文進行細化分析,按每年的數量進行統計,分為“期刊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三類,統計結果如表1。從表中可知,近5年來,2013年和2014年研究成果居多。自2014年至2016年皆有高校碩士學位論文問世,但數量很少。期刊論文的作者均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很少涉及高校教師,僅有6篇高校碩士學位論文,博士論文則無成果問世。
2研究成果的內容分析
漢語國際教育畢業論文案例教學初探
摘要: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例,從主標題、摘要、目錄、文獻選取、文獻綜述、格式等六個方面具體分析了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展示了案例在學術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以期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教學和輔導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畢業論文;問題;案例教學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由于大四這一學年面臨著實習及就業的壓力,許多學生真正花在畢業論文寫作上的時間和精力并不多,再加上本專業的尷尬處境——真正對口的實踐機會并不多,更加大了畢業論文選題及寫作的難度。董淑慧(2016)以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的208篇畢業論文為例,指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論文選題存在較嚴重的不均衡情況,且漢語本體研究、純文學研究以及中華文化研究比例偏高。劉弘、楊欣怡(2017)運用體裁分析的方法(genreanaly⁃sis),發現華東師大本科生撰寫的國際漢語教學研究論文的引言結構存在著頭重腳輕,復合語步較多等問題。筆者多年的畢業論文指導經歷也發現,每一屆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因此,本文打算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例,談談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試圖從案例教學的角度,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1.正文前存在的問題
1.1主標題的問題。主標題即論文的題目,應該扼要、簡明、有吸引力,必要時可以添加副標題,對主標題進行補充、強調。此外,還要求能體現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或研究方法。本科生畢業論文主標題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冗長不簡明;大而含混;謙辭濫用等。案例一:《博雅漢語•中級沖刺篇(Ⅰ、Ⅱ)》(第2版)與《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的詞匯匹配研究①此標題中,像“中級”“Ⅰ、Ⅱ”“第2版”等涉及到教材的水平等級、冊、版次等的信息并非關鍵信息,可以放到正文中加以說明,不一定要體現在標題里,以免造成標題過長。案例二:淺析外國留學生漢語寫作障礙作為平時寫的小論文,我們可以“淺析”“試論”,不過作為學位論文的標題,最好避免用這一類謙詞;其次,標題中的關鍵詞“漢語寫作障礙”涵蓋了留學生在運用漢語寫作各種文體時遇到的障礙,包括的范圍比較大,要論述的對象比較含混,而論文實際上只擬探討留學生在參加HSK六級作文考試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因此綜合以上兩點,上面的標題若改為“留學生HSK六級寫作障礙研究”可能更好一些。1.2摘要的問題。摘要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應該簡潔地展示研究的目的、方法、結論和意義等。周小兵(2017a)指出,“好的提要①,讀者看完后,能基本掌握論文內容,基本判斷是否有研讀全文的必要,基本了解這篇論文是否對自己的研究有參考價值。提要應該包含論文最核心的材料和觀點。”本科生畢業論文摘要最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二:一是不簡潔,把一些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二是簡單羅列各章標題和主要內容,沒有總結出論文的主要觀點或結論。以下是一篇畢業論文初稿的摘要:案例三: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外國人希望學習漢語。進入21世紀,更是掀起了一股漢語熱潮,快速發展的對外漢語教學新形勢向教材編寫提出了新的挑戰,各類漢語口語教材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口語教材,但同時也存在一定數量的口語教材,表現出對教材研究的缺乏。《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漢語縱橫(會話課本1)》則是留學生本科必修課系列教材,這兩本口語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主要通過這兩本口語教材的比較研究,呈現當前口語教材的編寫現狀,并試著探討其優缺點,為日后的口語教材編寫和研究提供參考。(《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與《漢語縱橫》比較研究)在案例三中,“20世紀80年代末……研究的缺乏”這135個字,本來適合出現的位置應當是正文的引言部分,放在“惜字如金”的摘要里是很不合適的。而這段摘要的后半段,特別是最后一句話,應該是呈現文章的主要觀點或結論的,但卻只是泛泛地說“呈現當前口語教材的編寫現狀,并試著探討其優缺點”,讀者還是不知道通過這兩本教材的比較研究,各自有哪些優缺點。像這樣簡單說明論文主要內容的摘要,在功能上與學位論文的目錄是重復的。1.3目錄的問題。目錄的問題其實主要反映的是文章結構的問題,同時也間接反映了寫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論文目錄要求邏輯清晰、結構勻稱、標題簡潔、形式整齊。本科生論文目錄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有:論文主標題與目錄中章標題或節標題相重合;結構不勻稱,某些章節的內容過多;邏輯不清晰,某些章節的內容互相牽扯包涵;章節數太多,重點不突出。案例四:有一篇論文的標題是《馬達加斯加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與研究——以菲亞納蘭楚阿教學點為例》,其文章目錄如下: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學習動機相關研究綜述;第三章菲亞娜蘭楚阿教學點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與研究;第四章影響菲納教學點漢語學習動機的因素;第五章……論文主標題的內容應該能涵蓋論文各章標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上下位關系,而不應該是邏輯上的平等關系,可是細看案例四的第三章的標題“菲亞娜蘭楚阿教學點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與研究”只是從形式上對論文的主標題“馬達加斯加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與研究——以菲亞納蘭楚阿教學點為例”進行重述而已,語義上幾乎完全重合。案例五:論文《留學生HSK六級寫作障礙研究》目錄:一、引言(一)研究現狀(二)問卷設計二、調查結果(一)構思定型階段寫作障礙:1時間方面;2詞匯方面;3材料理解方面;4心理方面(二)謀篇寫作階段寫作障礙:1文章內容方面;2句子選擇方面;3語法方面;4寫作練習三、結語可以看出,該論文除了引言和結語外,主體部分就一章,所有的內容全部堆積在這一章里,使文章的內容分布極不均衡,其實完全可以把第二章拆分成兩章,使文章從總體結構上更加勻稱一些。案例六:論文《新HSK六級考試中的成語研究》目錄第一部分:引言:選題背景、選題緣由、研究意義、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對漢語教學大綱和權威教材中成語收錄情況的調查分析1、《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的成語收錄情況分析2、《新HSK考試大綱》的成語收錄情況分析3、對外漢語權威教材中成語的收錄情況分析(以《發展漢語》、《博雅漢語》為例)第三部分:《HSK真題集》五套樣卷閱讀部分中成語真題的統計分析1、閱讀部分中成語真題的統計2、閱讀部分中成語真題的分析(出題點)3、新舊《大綱》的成語收錄與樣卷的成語考察之間的對比分析第四部分:對外漢語教學中成語的教學建議及學習策略案例六的研究對象是新HSK六級考試中的成語,各部分都應該緊扣這一主題。第二部分對漢語教學大綱的成語收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理解,因為要知道考試試卷中成語的出現是否與大綱吻合,超綱率是多少等,就要把“大綱”和“試卷”進行對比,但是本部分還對權威教材中成語收錄情況進行分析則顯得不太必要,相反,倒是可以把第三部分的第3小點移上來放到第二部分,使第二部分的主題重點放在解決“大綱”和“試卷”成語的對比問題。論文第三部分的主要問題在于下級標題太空洞,“閱讀部分中成語真題的統計”“閱讀部分中成語真題的分析(出題點)”,這樣的標題讓人讀完以后,還是不知道作者想做什么,是如何去統計,對出題點進行分析又是如何操作。這些問題實質上都反映了作者頭腦中對于整個論文的構架還不甚清晰,以致各部分之間內容互有牽扯、小標題表示的內容含混不明確。
2.正文及參考文獻存在的問題
學校規章制度1
學校規章制度<>
目錄
(一)招生與培養
中國海洋大學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規定……………………………………………………2
2,中國海洋大學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規定…………………………………………………4
3,中國海洋大學碩——博連讀執行辦法……………………………………………………………7
藝術學理論的教學與學科發展
進入1990年代中葉后,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教育產業化,各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使藝術學生的招生數量大增。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又新建一批藝術學院,如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原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全日制本科學院,上海大學建立美術學院,湖北藝術學院分開為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此外,幾乎所有的有一定規模的師范大學和師范學院都恢復和增設藝術學院、或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此同時,綜合大學也看到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光明前景及藝術學生報名人員踴躍和收費較高的經濟效益,紛紛開辦藝術學院。90年代成為中國藝術教育飛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90年代以來,以北京地區為例,綜合大學與理工商農林礦等大學紛紛增辦藝術學院。如北京大學在原藝術系基礎上成立藝術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增設新媒體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設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最近成立藝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設計珠寶藝術學院、中央財經大學設立藝術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設立徐悲鴻藝術學院,現改為藝術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學院、北京商學院等,均設立了藝術設計學院,此外,還有北京服裝學院等,由于社會經濟、商業、工業、廣告、信息新媒體、建筑等的發展,對設計人才空前需要,各大學看準這一機遇,紛紛以設計為切入點,開始組成藝術學院。所以,中國的第二次藝術教育高潮,是由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而設計藝術正是連接藝術與社會經濟的橋梁,所以各個綜合大學以藝術設計為切入點建立藝術學院就是合乎邏輯的事情。北京其他藝術院校也在發展。中央美術學院每年招生一千多人,在原來造型藝術基礎上,又新建了建筑學院、設計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9年底合并到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建立研究型大學的統一要求,使清華美學院成為全國唯一沒有擴大本科招生的藝術學院,現本科招生的數量每年仍控制在二百四十人左右,分為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陶瓷藝術設計、金屬工藝設計、服裝藝術設計及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藝術史論等專業。清華美院一方面發揮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設計藝術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在美術學方面也加快步伐發展,建立了繪畫系和雕塑系。
在搞好本科教學的同時,特別注重博士生、博士后及碩士生的培養。清華要求本科生與碩博生的比例是1比1。清華美院美術學原二級學科2003年建立博士點,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當代藝術研究及公共藝術研究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張仃、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包林、陳輝、劉臨等教授為導師,在全國率先招收繪畫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博士生,培養了繪畫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的高級人才。2000年,清華首先由張仃、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等教授開始招收“繪畫博士”時,當時曾引起非議和討論,并受到有關兄弟院校的反對,現經過十多年的博士生招生培養,已畢業約50名繪畫博士研究生,他們分別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工作,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清華建立起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復合型博士生培養的教學機制,而原反對清華招收繪畫博士生的單位也開始招收繪畫博士生。現有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均在繪畫博士招生與培養方面積累了經驗,適應了社會文化與高等教育發展對高層次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人才的需求。清華近年又以李象群教授和許正龍教授為首,開始招收與培養雕塑藝術創作與雕塑理論相結合的博士生的新的嘗試。與此同時,清華美院自2003年建立美術學博士點后,在美術歷史與理論研究方向招收和培養博士生。2004年國家批準清華設計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現已招收和培養了近五十名藝術學博士后人員,開展藝術學相關課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相應的科研成果。
2011年,經國家批準,藝術學由原來文學門類下屬的一級學科上升為和文學門類并列的藝術學門類,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藝術學門類下屬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舞蹈學、影視戲劇學及藝術學理論五個一級學科。這次學科升級和調整,為藝術學各部門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同時藝術學各部門及藝術學理論如何發展,取得新的創造性成果,也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藝術學理論作為一級學科,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現,對于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各個層面,如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與科研及學科建設方面還有諸多工作要做。我國在民國時期興辦藝術學院,以美術和音樂為主,主要培養美術與音樂創作人才及師范教育人才,如上海美專、北京藝專、國立杭州藝專,都主要培養國畫、西洋畫、雕塑等創作人才及美術師范教育人才,均沒有設理論專業。但為各專業開設有中國美術史(或中國繪畫史)、西洋美術史(或西洋繪畫史)、及藝術概論、美學等主要藝術史論方面的理論基礎課。有的綜合大學哲學系偶爾也開設藝術理論或稱藝術學課程,如南京的中央大學宗白華先生在哲學系開設過藝術學的基本原理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在民國時期藝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藝術學院,仍以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創作與表演為主要教學任務,直到1957年,中央美院才成立第一個美術史系,開始招收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1983年,中央工藝美院成立藝術史論系,開始招收工藝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中央音樂學院開始招收音樂學方面的本科生。“”結束后,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當時藝術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創作與理論研究兩個方面均同時進行,而在藝術博士生招生和博士點審批方面,主要是理論方向,如美術史論、音樂學等,改革開放以來培養的碩士、博士生,現已在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化教育部門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的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以上的學科發展基礎,這使我們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良好的學科根基。無論是美術史論、音樂史論本科生招生培養,還是美術學、音樂學、設計藝術學等學科的碩士、博士生培養工作,都為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教學、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文學學科和哲學學科有深厚的歷史傳統。民國時期的綜合大學都設有文學系和哲學系。新中國的綜合大學,文學和哲學都是人文社科的主要系科。我國古代的詩論、文論有豐富的文獻資料,且詩、書、畫常常聯系在一起加以研究,所以詩文理論和書畫理論呈現出互補互證的狀況,如南朝齊梁時期有鐘嶸的《詩品》,謝赫的《畫品》、庾肩吾的《書品》,詩書畫三品同時出現,相映生輝,這說明我國古代的書畫理論和文學理論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文學理論常常用“文藝理論”加以代替。在中國文學一級學科中,現在所設的二級學科“文藝學”,在1950年代至80年代,我們都稱為“文藝理論”,即使現在的“文藝學”,也沒有稱“文學學”或“文學理論”,而是將“藝”包括進來,稱為“文藝學”,這個名稱說明,無論是“文藝理論”還是“文藝學”,在研究文學理論時,都是注重對藝術理論的關照。反過來,我們的藝術學理論研究也要關注文藝學或文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在我國文藝理論或文藝學研究已有很好的基礎和豐碩的成果,常常在文學藝術思潮與理論的研究中,文學理論處于前衛狀態,他們在觀念、思想、方法上常走在前面,值得藝術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加以借鑒。所以藝術學學科雖然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但不要絕對分開,借鑒文學理論的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對藝術學學科建設是大有益處的。況且諸如戲劇戲曲理論、電影電視藝術理論,都是文學學科和藝術學學科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對象。所以在中國文學理論和藝術學理論的聯系,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要續接歷史而不是割斷歷史。
藝術學和哲學美學的關系亦很密切。西方的美學學科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但仍從屬于哲學。后來德國美學家馬克斯•德索想將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出來,單獨建立藝術學,但藝術學和美學哲學仍割不斷。黑格爾曾將美學稱為藝術哲學。哲學要研究人的思維和意識精神活動,主要有三大塊,一是認識論;二是宗教論;三是藝術論。藝術是人的精神創造活動,是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往往大哲學家也是藝術學家。而美學更要研究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和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藝術是人類和自然審美關系及人的審美理想的最高表現,美學如果不研究藝術,其領地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朱光潛先生要求不通一藝莫談美。北大幾位美學大家對藝術都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的思想。宗白華、鄧以蟄對中國書畫藝術的空間意境和審美形式有精辟見解,朱光潛認為其代表作不是《文藝心理學》和《西方美學史》,而是《詩論》,宗白華、鄧以蟄的學生劉綱紀結合中國書畫來研究中國美學史,著有《謝赫六法論》、《書法美學簡化》、《書法美》、《文征明》、《黃慎》、《龔賢》等書畫研究專著。他們能從哲學與美學的高度來審視藝術學問題,提高藝術學的理論思維能力。在我國,藝術學學科和美學學科雖然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在美學研究中也離不開對藝術問題的研究。我國綜合大學哲學系及社會科學院的哲學研究所,或文學系中,往往都設有美學教研室或美學研究室,從事美學研究有一大批學者,他們對中外美學史及藝術理論的研究均有可觀的成果。因此,我們從事藝術學理論的同仁應加強同哲學美學學科的聯系,以期在哲學美學思維方法、思想觀念上,借鑒其研究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學科。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藝術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和西方航海擴展相伴,西方的一些科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社會學家與藝術學家,對一些新發現島嶼上的土著民以及南太平洋、非洲的原住民進行科學考察與人類學調查的同時,對這些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也進行了考察,他們運用了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考察了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和藝術作品,取得一些藝術學研究成果,諸如德國學者格羅塞的《藝術的起源》、法國學者布留爾的《原始思維》等,藝術學在十九世紀后期的發展,正是靠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和藝術人類學來推動的。所以今天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應考慮交叉學科對本學科發展的作用,注重運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以及歷史學等學科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學的研究,開拓藝術學的研究新領域。我國當代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就十分重視將民間藝術研究同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結合起來,取得突出成果。他的博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在民間藝術學研究和民間美術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出版了《民藝學論綱》等多部專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還建立了民間美術博物館,這都為藝術學理論研究作出實質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