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3 23:45: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園林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園林論文

園林空間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了園林的概念,剖析了園林設計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園林的本質是空間的觀點,并對園林設計的發展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園林;空間;設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園林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何為人們設計、建設高質量的園林環境是專業人員一直在思索探討的問題,已有不少專家從生態、文化心理學等角度對園林設計提出了各種有益的建議,然而對園林空間的論述卻很少深入。筆者基于對園林的本質———空間的思考,力圖從空間角度為園林設計提供依據。

1園林的概念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園林的定義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遇[1]。由此可知,園林是一種環境和境遇。人們可以在園林中運動是由于空間的存在,因此園林和建筑有相同的本質即空間。

2空間的意義

查看全文

園林規劃設計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園林規劃;人性化;生態性設計

論文摘要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要注重園林景觀的藝術性、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并突出園林規劃設計的前衛性,重視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及生態性設計等基本理念。同時,在設計中要考慮經濟合理性的原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出宜人的的景觀環境。

園林景觀的美學功能和藝術性是園林規劃設計的目的之一。當景觀設計解決了園林景觀的技術課題與使用功能,藝術便成為其永無止境的追求。當園林景觀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時,園林景觀的藝術設計風格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這種園林景觀就能受到人們的歡迎,通過人們在心理上對這種設計形式的接受,以便實現設計師在經濟、道德、大眾審美等方面的影響,強化所設計園林景觀的社會認同感。因此,在園林規劃設計教學中,強調基本理念在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1園林規劃設計的藝術性

園林規劃設計是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以實用功能為目的再創造。藝術形式層出不窮,純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藝術家們吸取了電影、電視、戲劇、音樂、建筑、自然景觀等的創作手法,創造了媒體藝術、行為藝術、光效應藝術、大地藝術等一系列新的藝術形式,而這些反過來又給其他藝術行業的從業者以很大的啟發[1]。現代園林規劃設計,從一開始就從現代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的形式語言。而對園林規劃設計中影響最大而且穩定不變的主觀因素是人類的感官對園林景觀的感覺。因此,自然景觀也好,文學繪畫也罷,對于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以三維空間為主的園林景觀視覺畢竟是其核心基礎。從現代藝術早期的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派、構成主義,到后來的極簡藝術,每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都為設計師提供了可借鑒的藝術思想和形式語言。因此,園林規劃設計既要考慮園林景觀的使用功能,同時還要考慮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我國園林規劃設計藝術正是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綜合。

2園林規劃設計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揚棄

查看全文

園林規劃研究論文

一、建設生態園林

當前各國現代園林發展的趨勢是向著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發展,而園林設計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貼近人。認識到植物生態環境的存在與發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這樣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生態園林設計思想便開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擴張。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學互感、生態位、物種多樣性和競爭等作用)為指導而建設的綠地系統。在此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個群落中,種群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態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從而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空氣、養分和水分土地空間等環境資源,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和諧有序、穩定的關系,進而塑造一個人類、動物、植物和諧共生、互動的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園林建設的迅速發展,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讓人們有了進一步認識。建設生態園林是園林發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園林建設當中,模仿自然生態景觀,通過藝術加工,創造出既美麗又具有降塵、降噪、放出氧氣等多種生態功能的園林景觀。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在園林中減少小品、道路、廣場等,以植物造景為主,增加群落景觀在園林中的應用。

建設生態園林以植物造景為主,木本植物為骨干的生物群,由喬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綜合而成的微觀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聯系的生態網絡,涵蓋了宏觀城市系統,發揮了吸碳吐氧、調節溫度與濕度、消噪除塵、殺菌保健、吸收有害氣體、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發揮綠地水循環、防震避災等生態功能。

二、園林規劃設計

(一)園林綠化應考慮綠化的功能

不論是廠區綠化、校園環境、公園綠化,還是街道綠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查看全文

園林規劃設計論文

1園林規劃設計的藝術性

園林規劃設計是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以實用功能為目的再創造。藝術形式層出不窮,純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藝術家們吸取了電影、電視、戲劇、音樂、建筑、自然景觀等的創作手法,創造了媒體藝術、行為藝術、光效應藝術、大地藝術等一系列新的藝術形式,而這些反過來又給其他藝術行業的從業者以很大的啟發[1]。現代園林規劃設計,從一開始就從現代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的形式語言。而對園林規劃設計中影響最大而且穩定不變的主觀因素是人類的感官對園林景觀的感覺。因此,自然景觀也好,文學繪畫也罷,對于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以三維空間為主的園林景觀視覺畢竟是其核心基礎。從現代藝術早期的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派、構成主義,到后來的極簡藝術,每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都為設計師提供了可借鑒的藝術思想和形式語言。因此,園林規劃設計既要考慮園林景觀的使用功能,同時還要考慮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我國園林規劃設計藝術正是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綜合。

2園林規劃設計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揚棄

園林規劃設計離不開生活,并與歷史和文化相聯系[2]。一個國家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都是以本國的民族文化底蘊作為背景的。對于園林景觀的藝術創作,如果沒有傳統的、歷史的、文化的、人文的東西,就不可能成功。中國園林是世界三大古典園林之一,對世界園林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我們還要接受現代園林的設計理念,結合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和民族藝術進行創造,以促進中國具有世界性、有中華民族藝術特色的園林規劃設計學科的迅速形成。

3園林規劃設計的前衛性與多變性

園林規劃設計既然是藝術,就要有一定的時代性。在最近的半個世紀中,藝術設計從一開始就扮演著前衛的角色。園林規劃設計發展至今,無論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城市的發展,園林規劃設計都起著先鋒的作用[3]。因此,作為園林規劃設計師,必須把握住那些相對穩定而不變的園林規劃設計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設計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緊跟時代的發展。事實上,要設計一個好的園林景觀,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穎,如果沒有傳統的精華,沒有未來的展現,就很難能成為打動人心的藝術珍品。

查看全文

生態園林設計論文

一、建設生態園林

當前各國現代園林發展的趨勢是向著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發展,而園林設計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貼近人。認識到植物生態環境的存在與發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這樣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生態園林設計思想便開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擴張。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學互感、生態位、物種多樣性和競爭等作用)為指導而建設的綠地系統。在此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個群落中,種群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態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從而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空氣、養分和水分土地空間等環境資源,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和諧有序、穩定的關系,進而塑造一個人類、動物、植物和諧共生、互動的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園林建設的迅速發展,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讓人們有了進一步認識。建設生態園林是園林發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園林建設當中,模仿自然生態景觀,通過藝術加工,創造出既美麗又具有降塵、降噪、放出氧氣等多種生態功能的園林景觀。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在園林中減少小品、道路、廣場等,以植物造景為主,增加群落景觀在園林中的應用。

建設生態園林以植物造景為主,木本植物為骨干的生物群,由喬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綜合而成的微觀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聯系的生態網絡,涵蓋了宏觀城市系統,發揮了吸碳吐氧、調節溫度與濕度、消噪除塵、殺菌保健、吸收有害氣體、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發揮綠地水循環、防震避災等生態功能。

二、園林規劃設計

(一)園林綠化應考慮綠化的功能

不論是廠區綠化、校園環境、公園綠化,還是街道綠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查看全文

巨紫荊園林培育論文

1繁殖

巨紫荊多用種子播種繁殖。采集當年充分成熟、籽粒飽滿的種子干藏。第2年春用60℃溫水浸種,冷卻至室溫,清水浸泡3d,撈出與消過毒的細沙混合,進行沙藏。待露白率達30%時,即可播種。播種時,作寬1.2m、南北向長10m的畦,將畦面澆透水待下滲后將種勻播于床面,上覆細濕沙壤土。

2整地

巨紫荊耐旱耐瘠,但良好的土壤條件和栽培管理能明顯提高生長速度,提早出圃。栽植巨紫荊選擇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力中上等的地塊為宜。栽植前要認真整地,施農家肥75t/hm2或尿素750kg/hm2+磷肥1500kg/hm2,以機耕深翻25~30cm,達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狀況,翻耕后用旋耕耙耙2遍備用。

3定植

巨紫荊地徑達6cm以上,就可以應用于園林工程,因此,栽植密度以株行距0.8m×0.8m或1.0m×1.0m為宜。栽植前挖0.4m×0.4m×0.4m的栽植穴,栽植時間以秋末或早春為好。選擇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生長健壯、大小一致的苗木進行定植,確保巨紫荊栽后生長一致,林相整齊,以提高栽培經濟效益。栽植時將苗木放入栽植穴使根系伸展,栽后灌透水。以后5~7d澆水1次(視天氣情況),小苗發新芽后根據需要及時補水。秋末栽植要在樹干基部封土堆,以起到保墑作用和減輕刮風時樹干搖動,也可減少野兔啃食樹皮,到春季發芽時再把土堆扒開。遇到春季干旱,要根據墑情及時澆水,保證苗木成活及健壯生長。

查看全文

歐美現代園林評析論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風景園林事業也蒸蒸日上。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歐美的一些設計作品逐漸被介紹到國內,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但是,這種介紹大多是零散的,不夠全面和系統。西方現代園林的發展到底走的是什么樣的道路,曾產生過哪些設計思想和流派,它發展到今天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通過查閱大量的書籍文章,以及對德法等國一些現代園林作品的考察,筆者收集到了關于歐美現代園林發展的一點線索,在這里呈現給大家,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對這一問題的更完善的研究,為國內風景園林的發展借鑒國外經驗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一、歐美的園林傳統

要了解歐美現代園林的發展,有必要回顧一下歐美的園林傳統。從歷史來看,歐洲、美洲同屬一個文化傳統,其園林文化屬于從歐洲園林發展而來的大的系統。歐洲的園林文化傳統,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經歷了古希臘、古羅馬之后,公元500年,歐洲進入了黑暗漫長的中世紀。公元八世紀,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為西班牙半島帶來了伊斯蘭的園林文化。

十五世紀初葉,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歐洲園林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階段,大規模的園林莊園在意大利源源涌現。意大利園林隨著文藝復興思想在歐洲大陸廣為傳播。到了十七世紀,法國的天才造園家勒·諾特爾(LeNotre)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的許多特點的基礎上,開創了一種新的造園樣式,被稱為法國巴洛克式或勒·諾特爾式,逐漸風靡整個歐洲。十七、十八世紀,繪畫與文學兩種藝術中熱衷自然的傾向為十八世紀英國自然式風景園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英國風景園一反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和法國巴洛克園林傳統,以起伏開闊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叢自然生長的樹木為要素構成了一種新的園林。

由于中產階級的興起,十八世紀,英國的部分皇家園林對公眾開放。隨即法國、德國和其他國家群相效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洲大陸的歐洲后裔們的造園以殖民式為樣板。直至1854年,繼承道寧(A.J.Downing)思想的奧姆斯特德(F.L.Olmsted)在紐約市修建了中央公園,傳播了城市公園的思想。此后,美國的城市公園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十九世紀以后,公園日益引起大眾的普遍關注,風格上以自然式為主,同時經常結合規則式。十九世紀沒有創立一種新的造園風格,這一時期的園林多以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的面貌出現。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于社會的巨大變化,文化藝術領域開始了一系列轉變,這股強大的革新潮流也推動著園林設計開始擺脫傳統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

查看全文

歐美現代園林探究論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風景園林事業也蒸蒸日上。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歐美的一些設計作品逐漸被介紹到國內,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但是,這種介紹大多是零散的,不夠全面和系統。西方現代園林的發展到底走的是什么樣的道路,曾產生過哪些設計思想和流派,它發展到今天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通過查閱大量的書籍文章,以及對德法等國一些現代園林作品的考察,筆者收集到了關于歐美現代園林發展的一點線索,在這里呈現給大家,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對這一問題的更完善的研究,為國內風景園林的發展借鑒國外經驗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一、歐美的園林傳統

要了解歐美現代園林的發展,有必要回顧一下歐美的園林傳統。從歷史來看,歐洲、美洲同屬一個文化傳統,其園林文化屬于從歐洲園林發展而來的大的系統。歐洲的園林文化傳統,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經歷了古希臘、古羅馬之后,公元500年,歐洲進入了黑暗漫長的中世紀。公元八世紀,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為西班牙半島帶來了伊斯蘭的園林文化。

十五世紀初葉,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歐洲園林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階段,大規模的園林莊園在意大利源源涌現。意大利園林隨著文藝復興思想在歐洲大陸廣為傳播。到了十七世紀,法國的天才造園家勒·諾特爾(LeNotre)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的許多特點的基礎上,開創了一種新的造園樣式,被稱為法國巴洛克式或勒·諾特爾式,逐漸風靡整個歐洲。十七、十八世紀,繪畫與文學兩種藝術中熱衷自然的傾向為十八世紀英國自然式風景園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英國風景園一反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和法國巴洛克園林傳統,以起伏開闊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叢自然生長的樹木為要素構成了一種新的園林。

由于中產階級的興起,十八世紀,英國的部分皇家園林對公眾開放。隨即法國、德國和其他國家群相效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洲大陸的歐洲后裔們的造園以殖民式為樣板。直至1854年,繼承道寧(A.J.Downing)思想的奧姆斯特德(F.L.Olmsted)在紐約市修建了中央公園,傳播了城市公園的思想。此后,美國的城市公園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十九世紀以后,公園日益引起大眾的普遍關注,風格上以自然式為主,同時經常結合規則式。十九世紀沒有創立一種新的造園風格,這一時期的園林多以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的面貌出現。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于社會的巨大變化,文化藝術領域開始了一系列轉變,這股強大的革新潮流也推動著園林設計開始擺脫傳統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

查看全文

生態園林:園林景觀論文

摘要:對于園林及生態環境意義下的園林,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有過一系列論述,如1958年3月他曾發表文章“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談園林學”。初步統計,到1999年末錢老已發表各類論述園林、城市學的書稿及書信百余封,表現出老一輩科學家對中國城市。建筑、園林的關注,并指明了方向。事實上……關鍵詞:生態園林人造景觀

對于園林及生態環境意義下的園林,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有過一系列論述,如1958年3月他曾發表文章“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談園林學”。初步統計,到1999年末錢老已發表各類論述園林、城市學的書稿及書信百余封,表現出老一輩科學家對中國城市。建筑、園林的關注,并指明了方向。事實上,近20年來雖是中國建設的大發展時期,但也確有一系列造成破壞的事實,以人造景觀為例,人造景觀公園的開發在很大程度是起到了旅游資源的補充作用。如杭州,在“宋城”出現后,作為旅游杭州的補充內容,僅第一年就接待了近300萬游客,正是由于這些人造景觀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各地便紛紛仿效,在缺少客觀周密調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況下,一轟而上,以致于投資者苦苦經營,難以為繼,到如今已幾乎泛濫成災;總覽全國各地開發的人造景觀公園,成功率約在20%,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整體上的宏觀失控。當前,人造景觀的“泛濫”已成為又一個典型的投資失控。據悉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大觀園在華東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吳承恩筆下的《西游記》游樂宮全國竟有近40座,各類民族文化村、宮等主題公園更是數不勝數;無錫、武漢、河北、成都、山東等地投資開發了“水泊梁山”;繼深圳之后,廣州、杭州、長沙、上海等地也投資建設“世界之窗”。而這類重復投資、重復開發、重復建設、“批量生產”的人造景點往往支撐不了多久,便門可羅雀、幾乎“全軍覆沒”;如成都的“水泊梁山藝術宮”開張不到半年便轉手開夜總會;北京動物園“西游記宮”早已被爆破拆除;福州市拆除''''西游記宮”改還綠地;開業僅8個月的海南省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觀——通什海南中華民族文化村,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不足工作人員的1/5,1998年初便申請停業等等;此類人造景觀在這過程中造成驚人的浪費。更有甚者,有些城市還興建了好幾家相類似的主題公園。前一時期,北京的八達嶺游覽區及附近近10年“造宮運動”中建成的四大帝王宮一一秦始皇藝術宮、華夏帝王宮、成吉思汗行宮、蕭太后宮全部改行下馬。此外,部分地區高密度的人造景觀是宏觀失控的又一方面,如上海幾乎每個郊縣都有3~5家,在上海至無錫不過150千米長的滬寧線兩側,就有20家左右的這類主題公園,這么多的人造景觀與所服務的客源相比,顯然“供大于求”。

2)規模上的一味貪大求全。目前人造景觀的開發建設投資超過億元人民幣的占75%以上;圈地少則數公頃,多則數百公頃、有的超過1000公頃。已建成的這類主題公園投資億元、占地100公頃以上的超級項目全國有20多處;投資在億元以下、千萬元以上,占地可觀的大項目更是星羅棋布。如成都世界樂園投資2.3億元、占地33.3公頃;長沙世界之窗投資3億元、占地40公頃;山東萊陽華夏酒都投資3億元、占地80公頃。人造景觀從其功能上,只能是對自然風光和歷史古跡的補充;像現在這樣欲反客為主的投資勢頭,在當今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肯定會在幾年后留下很大的遺憾。目前僅上海的人造景觀建設工作已超過200億元,而我國近年來每年用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經費總額不到2億元,還不及一處人造景觀的投資多。因此,一方面許多旅游資源、特別是歷史古跡得不到有效保護,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大量旅游資源被浪費的現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開發又花巨資亂上項目,造成很大的浪費。

3)內容上過于貧乏簡單。部分人造景觀內容匾乏,缺少創意;有的背離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許多是在深圳“錦銹中華”等人造景觀生意紅火異常、投資回報率高的引誘下倉促上馬的。缺少對項目的選題、選址、定位、規模、經營等方面細致周密的調查,實事求是的論證;規劃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宮”、“村”、“園”到處都有,而其藝術水平盡屬于模仿、復制、翻版階段,停留在以偏蓋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層次,形似而神非,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與“中華民族大觀園”,內容風格相仿,構思太簡單,前者借演出支撐了2個月就再也不行了,后者則無法正常開業。還有一些人造景觀格調低下,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宮”、“十八層地獄”等。這些粗制濫造,期望“立竿見效”的人造景觀,因宣傳迷信及偽科學,因而常常“短命”。

(1)從法國的拉·維萊特公園到中國世博園

查看全文

園林設計建議分析論文

摘要:論述了城市園林設計在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總結了當前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城市園林設計的建議。

關鍵詞:園林設計;城市園林;不足;建議

園林綠地是城市生態、環保、景觀、文化、休憩和舒緩空間、減災避險的重要保障。論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園林建設已成為城市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城市園林建設能否適應城市的發展和要求,如何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將成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園林建設的意義

1.1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美化環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園林綠化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態環境。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有害氣體釋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了空氣。綠色植物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減弱噪音,調節城市溫度,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因為城市綠化是物質文明的體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園林綠化布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運轉有序,加上綠茵遍地,繁花似錦,四季蔥翠。在這樣景色美麗、生態環境和諧的城市里生活,人們的身心將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創造力更旺盛,必將促進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使城市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園林的建設規模與建設質量同城市環境的改善密切關聯。

1.2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現代園林與社會發展是相互影響的,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決定園林發展形式與內涵的同時,園林也變成社會經濟活動的一部分,反過來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國許多地區都將園林綠化的發展作為改變城市面貌,改善投資環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濟、文化帶動了園林建設的發展,優美的環境又帶來了經濟、文化的繁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