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考察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22:04: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植物考察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考察報告概念及作用交流材料
隨著科學研究面向經濟建設任務的增加,屆中全會以后。科學考察活動,尤其是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的考察活動,為振興中華肩負著光榮任務。將為我國國民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為各類學科的科學研究。發揮更大的作用。
或者為了獲取某項科研任務的科學數據或證據,考察報告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考察報告是指作者為了解某地區的基本情況。根據一定的科學標準,親自進行考察活動
或者為了獲取某項科研任務的科學數據或證據,考察報告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考察報告是指作者為了解某地區的基本情況。根據一定的科學標準,親自進行考察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寫成文章,如考察散記、考察札記、考察日記,以及一些學術性的報告等,統稱為考察報告。一種重要的應用寫作文體。
人們認識過程必須經過感性認識階段,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表明:認識的唯一源泉是物質世界。認識依賴于實踐。然后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社會實踐中去考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的具體運用。
制定政策,重要領導人的職責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發現問題,就必須考察客觀事物的歷史和現狀,考察它內部、外部的各種聯系。至于作出決策,解決問題,那就更需要通過系統、周密的考察,探尋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然后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重要領導人親自進行考察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不可能事必躬親,需要借助別人的考察結果來協助他制定有關政策。這樣,考察活動就日趨社會化,群眾化。以信息為基礎,講究決策科學化,工作高效率的新時期,考察報告就具有更大的意義與作用了
也需要親自進行實地考察—對事物的內部的活動規律進行考察,科研人員要為某項科研任務獲取科學數據。對有關資料進行考察,否則無法得出科學的結論。
牧草栽培調查研究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詳述了近代中國有關牧草科技的引進及發展概貌。主要內容包括:(1)近代國內外對中國草原和草地的考察和研究;(2)優良牧草品種的引進;(3)優良引進牧草的栽培試驗研究;(4)牧草的育種和貯藏試驗研究。
在晚清發起的興農運動中,人們在充分地認識引進國外優良畜種以提高畜牧生產能力的同時,牧草在發展畜牧業中的作用也被有識之士給以高度重視,因而在引進國外優良畜禽品種的同時,也伴隨著國外優良牧草種子的引進,一些學者還從發展畜牧業的角度對草原和草地進行調查研究,對牧草進行栽培、選育、貯藏試驗,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牧草科技發展的序幕,本文現對中國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動作一綜述。
一、近代對中國草原草地的調查研究
中國近代對草原草地的調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時的調查活動主要從植物學,而不是從飼料學的角度來進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歐洲人對中國北方的植被進行研究、調查,清末英美兩國的植物學者對中國西南和西藏的植物研究尤其著力(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近代畜牧獸醫史料集》,農業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頁。)。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東北后,為了更好地利用東北的草地發展畜牧業,對東北和內蒙古進行了廣泛詳細的有關草地植物資源的綜合調查(注:富象乾:《中國飼用植物研究史》,《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中國學者對草原和飼料科學的研究始自本世紀二十年代,不過早期主要是從植物學的角度進行調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調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關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調查工作才陸續展開。
(一)晚清時歐洲人對中國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國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團到內蒙古、華北等地采集植物標本。同時俄國人科羅廖夫(1830,1841)、庫托佐羅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讓佐夫(1840)等亦在內蒙古地區采集植物,編成《貝加爾—達烏里植物區系》一書。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海德爾研究了蒙古和中國西南地區的植物,并在1930年發表了《中國植物地理和親緣》一文。美國人威爾遜在1899年至1911年,對華中、四川、西藏東部植物作過考察和研究,并有專著發表;英國人瓦特1911年以后對西藏東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發表了許多論文;美國人諾克于20年代在云南設工作站,對云南西北部、西藏東部、甘肅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學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當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國牧草資源的則以美國人為主,邁耶爾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東北、華北、華中等地廣泛搜集農作物、園藝作物和牧草種質資源。專門搜集牧草種質資源的有漢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蘭(1934)(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近代畜牧獸醫史集料》,第333—334頁。)。
團委書記在工作總結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年,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全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展開,“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深入推進,我校也將在2009年12月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深入分析2009年時代背景基礎上,我校開展了主題為“青春奉獻奧運,共建和諧家園”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下面,我就將今年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情況給大家作以匯報。
一、統一部署、突出重點,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從今年4月份開始,我校就圍繞社會實踐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和討論工作。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組團籌備后,我們按照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機制,分校院兩級對所有申報的實踐項目進行評估答辯。最終,共確立社會實踐項目145個,其中校級重點項目15個,校級項目12個,院級項目118個,直接參與組團實踐的師生1365人,加上參加暑期返鄉調研的同學,參與今年社會實踐的總人數已經突破8000人。
實踐隊員在學校統一組織下分別奔赴京郊、河北、河南、內蒙、黑龍江、遼寧、甘肅、青海、陜西、貴州、四川、云南等全國20多個省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服務活動,受到當地群眾和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
實踐歸來,我校各實踐團隊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時總結實踐成果,共提交社會實踐論文(調查報告)1000多篇。我校赴平谷社會實踐團第三次來到掛甲峪村,經過一周的生態資源普查,完成了《平谷掛甲峪植物志》和掛甲峪生態多樣性總體評價等實踐成果;我校博士團在仔細考察實地情況后,為內蒙古自治區做了《鄂爾多斯市新區建設規劃》和《大興安嶺地區旅游發展戰略分析》;我校校環保志愿者聯合首都數十所高校志愿者利用假期對環北京奧運水系進行了水樣調查,完成了《北京奧運水環境及河流水質考察報告》;我校法學、心理專業學生深入貴州山區,為當地農民和少年兒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我校學生支教團再次來到“赤城農民工子弟學校”,和那里的孩子共同學習、生活……可以說,我校大學生用行動為地方發展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泥沙環境學術管理論文
一、會議概況
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秘書長胡春宏、副秘書長王兆印率團參加了2002年7月21–8月2日在美國舉行第二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我國水利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支持的重大課題《江河泥沙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研究》項目組骨干成員及相關知名專家25人赴美參加交流會,其中水利部所屬成員有胡春宏、王兆印、劉成(國際泥沙研究與培訓中心)、楊小慶(水科院)、張俊華(黃委)5人。有50名美國和6名比利時代表參加了會議。會后,代表們實地考察了美國Sheboygan河生態修復項目、Peoria湖保護工程、伊利諾伊河、周文德水力實驗室、胡佛水壩、科羅拉多河等水利、環境工程。
二、主要內容
1、學術討論會
7月22日–24日進行了學術討論會,主題為輸沙和環境影響。中心議題為:流域泥沙、侵蝕與環境影響、泥沙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湖泊與水庫泥沙、河流水力學與輸沙、濕地開發、粘性泥沙輸沙及污染物吸附、環境修復。
7月22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首先全體與會者起立,為原美方組委會主席顏本奇(BenChieYen)教授、博士默哀三分鐘,他曾為促進中美學術交流、發起并促成第一屆和本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然后由美方組織單位Marquette大學工程學院院長DouglasM.Green(douglas.green@marquette.edu)致歡迎詞,中美雙方組委會主席王兆印、CharlesS.Melching(charles.melching@marquette.edu)分別致開幕詞。上午還由美國地調局地表水辦公室JohnGray(jrgray@usgs.gov)介紹了中美泥沙合作的報告“美國地調局輸沙研究及與中國的合作”,美國伊利諾伊大學MarceloGarcia博士做了主題報告“河流整體的自然化”,我國北京大學倪晉仁做了主題報告“分洪區點面綜合信息損失評估”。
科技活動素質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進行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各種能力,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必要補充。課外科技活動以其較強的實踐性和極大的靈活性,對素質教育的貫徹和落實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1.開展科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選擇生物科技活動的課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求做到課題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鄉的黃巢巖山海拔較高,山上生長著一種罕見植物“山蔓菁”,聽當地牧羊人說,它的肉質根可重達20kg,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白岸鄉中學生物教師帶領科技活動小組,跋山涉水,對“山蔓菁”進行了幾次考察,詳細記錄了它的生態環境及莖、葉、花的形態特點,并將其移栽到生物園地觀察實驗,同學們還撰寫了《高山探尋“山蔓菁”》的小論文,路志亮同學的小論文被《中學課程輔導》刊登。
針對當地鼠害比較嚴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如何滅鼠”的活動,同學們開動腦筋自制“鐵貓”捕鼠,有的同學用酒泡大米滅鼠,夜里進行連續觀察,隨后總結成了《酒泡大米滅鼠》的論文。這項活動對消滅當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羊范鎮中學結合初中動植物課的教學,開展課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活動,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兩年來他們因陋就簡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150多件。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科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樂于探索自然界的無窮奧秘。
2.開展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
甘草藥用植物質量評價研究
[摘要]為了對我國當前甘草藥用植物的分布和藥用植物的資源現狀進行了解,并對不同甘草種植區域中植物的不同成分進行對比,本文在研究中使用了走訪調查以及田間洋房取樣測定等實驗方法,對甘草藥用植物的分布情況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
[關鍵詞]甘草;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質量評價
甘草是我國在傳統醫學之中使用較多的藥用植物,在以往的使用中由于過度開發現象的出現使得野生甘草區域的儲量不斷減少,當前人工種植區和野生甘草區的面積和密集程度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甘草藥用植物的分布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可以優化當前甘草種植行業的發展,提升人工甘草藥材的質量,實現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1調查方法簡述
1.1走訪調查。在本文的研究之中,使用較多的一種調查方法就是走訪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對甘草種植產區的政府、科技站、林業局等國家機構進行調查走訪,對該區域的甘草種植情況有較為充分的了解。之后調查人員會對藥物公司和藥材商人進行走訪,對野生和人工種植甘草的種植面積、質量和市場環境等進行了解。并在走訪過程中對甘草藥材的種植方式、種植產量等細節進行了解。1.2樣方調查。完成走訪調查之后,調查人員可以根據獲得的資源分布信息在周邊分別尋找野生甘草生長區域和人工種植區域,樣地應當按照實驗規定進行選取,并使用GPS等技術來輔助調查樣區的選擇。在設定腕臂調查區域之后,調查人員可以對樣地之中的甘草數量、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記錄,并采摘樣品在實驗室之中測定甘草中成分含量。1.3甘草中的成分測定。在實驗室之中,實驗人員可以對采集的甘草植物成分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實驗人員會使用HPLC方法來對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進行測定,并在實驗中將兩種成分的平均值作為對比,對樣區之中甘草的生長情況進行判斷。1.4調查路線的設計。我國的甘草分布區之中均存在人工種植和野生并存的現象,在本文的調查之中,重點針對我國的傳統甘草產區,包括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新疆地區等,在這些地區分別設置了40個調查樣地,對這些產區中人工種植甘草和野生甘草進行了采集,并對這些區域的甘草種植情況和市場進行了走訪。
2調查結果和分析
質監局改進作風聯系群眾實施辦法
一、改進聯系群眾方法
(一)改進調查研究。局領導要帶頭下基層,緊扣發展重大問題和群眾切身利益深入調研,每年不少于60天。調研應主題明確、準備充分,多一些自主活動,提高調研質量。既要到工作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要到困難矛盾多、工作難以推動的地方調研解決問題。局領導調研后的重要意見建議,要及時向本局主要領導作專題匯報。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和隨行人員,盡量安排集體乘車。局主要領導到基層調研限帶1輛車,陪同人員不超過2人。其他局領導調研限帶1輛車,陪同人員不超過1人,不得影響和干擾企業和群眾反映真實情況,更不得弄虛作假。
(二)建立長效機制。以“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和“加快發展,重塑形象”主教活動及創建作風建設模范區為平臺,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完善領導干部掛點聯系制度,學習弘揚精神和蘇區精神,推進領導干部下基層常態化,暢通聯系渠道,增強服務實效。健全群眾訴求暢通直達、高效解決、快速反饋機制。深入持久開展“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內容載體,注重成果轉化。
(三)解決實際問題。每年集中力量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并接受群眾滿意度測評。對企業、群眾和基層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辦理答復,提高效率,不得推諉拖延。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堅持廣泛認證,征求群眾意見。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制度和領導干部信訪包案制度,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繼續深入開展干部隊伍“治庸治懶治散”工作,切實解決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
二、簡化公務接待
(一)規范接待工作。上級來人接待,須報局主要領導批準。公務接待應嚴格控制陪餐人員,不到營業性娛樂、健身場所公款消費。不得以任何名義接受和贈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貴重禮品和土特產。嚴禁“同城吃請”,做到同城不接待。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
摘要: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結合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等,開展一些適宜的實踐性探究和學習。
關鍵詞:實踐性探究學習;實踐能力;創新精神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由學生自己策劃、動手執行及進行自我評估的一種學習方法。學生在研習一個特定專題的同時,不僅可以使自己的現有知識得到運用發揮,還可能從中發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水平得到綜合提高,并獲得一種自主地建構知識的能力,最終達到學會如何學習,懂得如何獲取知識的目的,激發自主學習的精神。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不僅融合了多學科的知識,而且還是一門跨領域、門類比較復雜的學科,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但鑒于小學生知識結構簡單、認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所學內容為基礎,結合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等,開展一些切合實際的探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和各校科學骨干教師將自己所在學校的小學生分成了兩個年齡段,即三四年級學生年齡段和五六年級學生年齡段,分別作了如下嘗試。
一、研究性學習在三四年級學生中的嘗試
利用科學實驗、集體活動、制作科學小報等形式將實踐探究活動開展起來,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和自信心,并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加強動手動腦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1.利用科學實驗,將課堂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觀察、動手能力例如,三年級的《種植鳳仙花》《蠶的一生》,四年級的《花、果實、種子》等課,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實驗比較進行記錄。許多學生在家中種植了鳳仙花,并做好了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的記錄;許多學生從校門口的小店買了小蠶和桑葉,從小蠶長成大蠶到吐絲作繭,這些過程他們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這樣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藥產業物料供應商選擇與管理探求論文
內容摘要中藥產業是中國加入WTO后,有特殊競爭優勢的產業,因此被國家科技部和國家發改委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但是中藥產業面臨的問題非常多,最為集中的體現是原料的枯竭和供應商的素質不高,本文分析了中藥生產企業物料供應商的選擇方法和管理的關鍵要素,并提出了供應商選擇與管理中注意的問題。
關鍵字中藥產業物料供應商
中藥產業是我國傳統的優勢產業,是我國對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貢獻之一,然而這一優勢正逐漸被打破,據統計,在如今的國際中藥市場上,日本、韓國產品占據的份額高達90%;國內市場上,“洋中藥”進口已超過6億美元。國際市場上每年中藥的銷售額高達160億美元左右,而中國中藥所占比率不足5%。中藥生產的標準化和產業化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而由于中藥生產原料供應的鏈條比較長,因此原料供應的問題就顯得特別突出。目前由于人們對于中藥越來越重視,一方面,中藥治療對病人的副作用比較小,另一方面,中藥是天然藥物,對當今追求“天然產品”的人們講,中藥治療肯定是最佳的途徑。隨著中藥產業規模的擴大,中藥的原料供應越來越成問題,一方面,天然原料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種植的中藥在環保標準上總是不盡如人意,所以中藥材的供應成為影響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中藥生產的特點及對物料供應的要求
中藥生產的特點及原料的利用情況
產業鏈條長,環節眾多,每個環節的生產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質量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中藥的生產如果從原料供應至產成品到消費者手中,縱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如果按照國際GMP規范生產,可以想象其難度是相當大的。
團委書記社會實踐團委工作總結
團委工作總結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年,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全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展開,“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深入推進,我校也將在2005年12月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深入分析2005年時代背景基礎上,我校開展了主題為“青春奉獻奧運,共建和諧家園”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下面,我就將今年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情況給大家作以匯報。
一、統一部署、突出重點,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從今年4月份開始,我校就圍繞社會實踐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和討論工作。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組團籌備后,我們按照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機制,分校院兩級對所有申報的實踐項目進行評估答辯。最終,共確立社會實踐項目145個,其中校級重點項目15個,校級項目12個,院級項目118個,直接參與組團實踐的師生1365人,加上參加暑期返鄉調研的同學,參與今年社會實踐的總人數已經突破8000人。
實踐隊員在學校統一組織下分別奔赴京郊、河北、河南、內蒙、黑龍江、遼寧、甘肅、青海、陜西、貴州、四川、云南等全國20多個省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服務活動,受到當地群眾和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