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03:0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裝飾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裝飾設計論文

室內裝飾設計論文

摘要:自從人類有了建筑活動,室內就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并開始對室內環境有所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室內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與不斷豐富多彩。室內設計的任務就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創作思維,創造一個既符合生產和生活物質功能要求,又符合人們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

關鍵詞:室內裝修環境裝飾

一、室內裝飾設計要素

1.空間要素:空間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的基本任務,我們要勇于探索時代技術賦于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

2.色彩要求: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運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3.光影要求: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

查看全文

室內裝飾設計主動權論文

設計師在進行裝飾設計的過程中,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問題,如業主想法太多,拿不定主意,還要提出很多模糊不清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要求,或受多種條件的限制,或者一味追求他人風格,從而使設計者陷入被動的狀態。這樣,會使設計方案顯得平庸、無力、主題不鮮明。

要掌握裝飾設計的主動權,設計師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并結合業主想法中的合理成分,使設計思維主動優化,努力創新,不斷完善設計方案,肯定設計的創意性和設計中的情感誘發,并產生靈感讓情感體現與理性發揮達到最佳境界。

目前,我國裝飾業抄襲現象非常嚴重,很少有頗具功力的創新之作。隨著我國室內裝飾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設計師應對已知的設計因素和設計意圖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視覺效果,整體把握和細節處理等,設計師都應心中有數。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用設計的特殊語言表現一定的文化內涵:

如同一部優秀音樂作品一樣,好的室內設計必須有其明確的主題。室內設計的藝術特色是在不經意中自然而然顯露出來的,是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無意之中體會到的,而那些過分強調文化內涵,欲把中外文明史全都匯集于一室的設計,會有堆砌繁復,令人窒息之感;而沒有文化內容的設計又顯得空間呆板,缺乏品位。

二、掌握和運用室內設計的基本規律

查看全文

室內裝飾設計原則技巧探究論文

自從人類有了建筑活動,室內就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并開始對室內環境有所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室內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與不斷豐富多彩。室內設計的任務就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創作思維,創造一個既符合生產和生活物質功能要求,又符合人們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

一、室內裝飾設計要素

1.空間要素。空間的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基本的任務。要勇于探索時代、技術賦于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

2.色彩要求。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3.光影要求。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

4.裝飾要素。室內整體空間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構件、如柱子、墻面等,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征,可以獲得千變完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征。

查看全文

室內裝飾設計藝術體現論文

摘要:“設計”是處理人的生理、心理與環境關系的問題。室內環境是反映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是生活創造的舞臺。人的本質趨向于有選擇地對待現實,并按照自己的思想、愿望來加以改造和調整。現實環境總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對室內環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關鍵詞:室內環境;陳設藝術;重裝飾輕裝修;情趣;個性

一、室內陳設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主要體現

從原始人在居住的洞穴壁石崖畫以及彩陶、石骨器皿刻繪的紋飾中,就早已反映了人類對生活功能之外的強烈審美情緒。室內擺設品首先是為人的,由于它的服務性和精神,在室內空間整體中它不具有獨立的形象,目的是為提高環境品格,使室內主人的情緒融匯在觸覺、視覺功能的氛圍中,升華為高意象的居室知覺完形。

居室美化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居住者的個性修養和生活習慣,其中擺設品是最具有這種藝術靈性。好的擺設藝術效果并非物件數量上的增減或如何精貴高檔,它作為滿足一種觀賞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的實物,在整體空間各個部位中所顯示的美感應是主體與客體、形式和內容、實用與藝術之間的有機諧調,是一種自然美的流露。一幅油畫、一尊古雕塑與配套的仿古風格家具搭配,由此而構獵出古樸典雅之美。反之,就無所適從。

(一)烘托室內氣氛、創造環境意境。

查看全文

用現代技術進行室內裝飾設計論文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室內空間設計飛速發展,越來越引人注目,許多新潮的風格流派及設計手法相繼涌現。與此同時,“傳統”概念卻向模糊化發展,室內設計師越來越注重“現代化”、“共性化”的創造,導致室內設計傳統與現代空間的嚴重脫節。所以,為了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學習世界先進的技術理念,我們有必要做好關于室內設計與現代技術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室內裝飾設計;現代技術;結合

1關于現代技術和現代審美意識了解

技術是設計的依托和保證。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材料不斷發展和涌現,再加上有利于快速交流的信息網絡和電腦技術,使我們的設計思想和設計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技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高技術、高情感”就變成一句口號。美國未來學者約翰·奈斯特認為:“高技術和高情感是我用來描述我們怎樣對技術作出反映的一個公式。每當社會采用新技術就必須有人的平衡的反映——那就是高情感——不然的話,這種新技術會受到排斥。高技術越多,高情感越深。”

科學技術是美學觀念的動力,當科技發展之時,也必然導致審美意識的變異。“高技術、高情感”,這就是現代審美意識。現代的審美層次從單一的形式美轉向文化意識,人們更重視藝術風格、文化特色和美學價值的追求以及意境的創造。人們在探索科技的進步的同時,對以往的文化傳統并不是否定和拋棄,而是以強大的內聚力包容了傳統文化所創造的傳統技術、傳統工藝,并在現代設計的基礎上,拓展了包括作為“新傳統”的現代設計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傳統設計和社會文化等內容,使傳統的涵義得到提倡。現代審美意識的發展使現代設計比以往具有更多的立足點和更廣泛的內容。

2室內裝飾設計的傳統風格與現代技術特征

查看全文

裝飾設計教學體制改革論文

摘要:裝飾設計作為藝術和設計的結合的產物,廣泛存在于各大設計類院校,在現代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因為我國裝飾設計專業教學體制長期未進行變革,導致該類專業教學體制存在很多的不足,進而影響了裝飾設計行業的發展。因此,該文就我國目前裝飾設計教學存在的缺陷和對當前設計教學體制改革進行具體分析,以促進該類專業教育體制改革。

關鍵詞:裝飾設計教學;體制改革;創新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下,人們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逐漸提高,對現代美的追求孜孜不倦。在裝飾設計方面,為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各大高校相繼開設了該類專業課程,并且在不斷進行教學體制改革,以期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裝飾設計方面的相關人才。裝飾設計專業是一種與藝術結合的非常緊密的學科,要求具備較高的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但在當前高校專業的教學中,存在著與藝術脫節等相應的教學缺陷和落后的教學體制。因此,在我國的裝飾設計教學中,需要進行相應的體制改革。

1當前我國裝飾設計教學存在的缺陷

1)課程設計不合理在當前高校裝飾設計專業中,存在很明顯的教學課程設計問題。首先是學校課程基礎性不強,課程內容較多且較雜,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專業底子比較薄弱,專業性不強。其次,當前高校設計的許多教學課程并未隨著時代需求而被改進,在內容上大多與實際需求脫節,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所學的知識不能與實踐相結合,只能進行一些偏藝術性的設計。再者,高校的課程設計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帶給藝術設計以強大生命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對裝飾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必備的素養。但是我國當前的裝飾設計教育中,學生普遍缺乏這種能力,因此,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2)教學方向存在偏差在高校的裝飾設計專業中,教學方向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偏差。具體表現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突出。在一些高校中,設計專業教學多側重工程和施工設計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對裝飾藝術設計的培養,使得學生的專業性不突出,本該有的專業素養能力低下,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難以找到自己原本該有的發展方向,又使得高校裝飾設計專業教育水平難以提高,進而阻礙該類教育的繼續發展。再者,在一些高校校中,也存在不根據本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而進行教學設計,相反的,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實際,也沒有進行系統地分類管理,教學重難點不分明,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混亂,對教學內容難以產生興趣,學校最初的教學目標也難以實現。總之,在當前我國高校的裝飾設計體制教學中,存在一系列教學弊端,因此亟待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促進我國該類教學事業的發展。

2對當前設計教學體制進行改革

查看全文

建筑裝飾設計教學改革論文

1目前高職院校建筑裝飾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不懂得把所學各科知識結合起來

雖然本著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實施了多個科目的教學制度。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程的單一化教學導致了學生所學的知識比較零散。而我國所實施的各個學科分開單獨教學也影響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一些學生只知道單獨進行掌握所學的重點知識,不去尋找所學習的知識的內在聯系,與所學專業之間的關系,不懂得把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都導致了所學的知識斷節,不能很好地發揮它們共同的作用。如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不僅涉及一些審美鑒賞、建筑裝飾設計,還會一些物理和建筑材料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能夠把所學到的各科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懂得尋找各個學科之間的內在關系,把它們聯系起來。在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的各個學科的知識,從而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出彩。

1.2學校的教學模式單一,不懂得創新

一些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有限,加上一直秉持著過去的單一教學模式,不懂得創新,只知道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考點,而不懂得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學生對所考內容進行死記硬背,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情況,由于對所學知識的不了解或不會運用都導致了目前學生畢業就業難的局面。只有對現行的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點進行改進,不斷地去探索新的全方位的教學方法,打造新的教學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是改善問題,使學生自身的專業水平得到大的進步。建筑裝飾設計是一個新興的專業,沒有太多過往的經驗可以去借鑒,加上現在又是一個求新求異,各種新鮮的元素不斷地出現的時代,而這個行業同時又與時尚緊緊相隨,所以這就要求老師和學生都要不斷地關注設計方面的新知識,完善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平時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了解新的技術,讓這些新知識、新技術更好地為我們所利用。

1.3學生的實踐能力差

查看全文

探求手繪墻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通過對室內裝飾藝術的分析,筆者發現手繪墻豐富的圖案、色彩與室內空間、功能、風格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并在協調人類與現代建筑之間的情感矛盾等心理效應方面,發揮著其他室內空間構成要素難以比擬的作用,它用新的藝術語匯來反映人類的情感訴求。

關鍵詞:手繪墻;室內裝飾;應用

手繪墻來自街頭的涂鴉藝術,從巴黎家飾展中的趨勢到如今在裝修中的逐漸升溫,充滿個性、智慧和創意的手繪墻面開始逐漸流行,這種通過手——人類最靈巧的工具,畫出來的裝飾開始出現在講究個性的時尚人士家里,即使是落筆在最平凡、簡陋的墻面上,由于創造者的心境和靈感不同,也會在筆下呈現出迥異的風情。手繪墻畫是人文風格的體現,主要是根據主人的愛好和興趣,服從于家居的整體設計風格,在自家墻上繪出各種圖案色彩來裝飾空間,用手繪出的家居世界,比想像中更美。

一、手繪墻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

家居墻面裝飾是現代室內設計重要的構成要素,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其在營造室內環境的空間意境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墻面彩繪共分三類,分別為:貼紙墻面彩繪、模板墻面彩繪、純手工墻面彩繪。而手繪墻因其可根據室內的空間結構就勢設計,掩飾房屋結構的不足、美化空間的同時,讓墻面彩繪和室內的家居設計融為一體,在繪畫風格上不受任何限制,使其在現代家庭備受歡迎。不管是鄉村田園還是歐式古典,抑或現代中式,各種風格都能把手繪方法應用得得心應手。于是,在室內的墻面、家具上DIY一幅畫越來越流行,此種方法除了時髦、環保外,與眾不同的就在于它融入了更多參與者的主觀“創造”,因而帶出了個人的“私我”標記。

手繪墻作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關系密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通過“設計”來改造人們的審美觀,改善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室內裝飾設計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宗旨,把滿足人們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使室內環境不斷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藝術化。室內裝飾設計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精神功能的要求(視覺審美)。室內裝飾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影響人們的情感,乃至人們的意志和行為。手繪墻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室內裝飾設計的創作語言與表現形式。

查看全文

手繪墻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運用論文

一、手繪墻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

家居墻面裝飾是現代室內設計重要的構成要素,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其在營造室內環境的空間意境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墻面彩繪共分三類,分別為:貼紙墻面彩繪、模板墻面彩繪、純手工墻面彩繪。而手繪墻因其可根據室內的空間結構就勢設計,掩飾房屋結構的不足、美化空間的同時,讓墻面彩繪和室內的家居設計融為一體,在繪畫風格上不受任何限制,使其在現代家庭備受歡迎。不管是鄉村田園還是歐式古典,抑或現代中式,各種風格都能把手繪方法應用得得心應手。于是,在室內的墻面、家具上DIY一幅畫越來越流行,此種方法除了時髦、環保外,與眾不同的就在于它融入了更多參與者的主觀“創造”,因而帶出了個人的“私我”標記。

手繪墻作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關系密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通過“設計”來改造人們的審美觀,改善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室內裝飾設計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宗旨,把滿足人們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使室內環境不斷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藝術化。室內裝飾設計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精神功能的要求(視覺審美)。室內裝飾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影響人們的情感,乃至人們的意志和行為。手繪墻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室內裝飾設計的創作語言與表現形式。

二、手繪墻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價值

1.人性化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長,人們向往自然,喝天然飲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綠色環境中。強調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室內裝飾設計師們不斷在“回歸自然”上下功夫,運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設計手法來使人們聯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溫馨,身心舒逸。以環保墻漆和丙烯為主要材料,在墻體和家具上純手工地進行藝術加工,一幅幅源于自然、又不失個性的手繪墻畫,可以開闊人的視野,陶冶人的情操,涵養人的神思,使現代人追求自然、渴望綠色的心理愿望,在自己家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查看全文

建筑裝飾傳統到現代的傳承綜述

論文關鍵詞:傳統風格現代建筑裝飾空間意念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亙古綿長,傳統風格裝飾設計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復古,而是一種周期性的文化追溯與反思,設計師從原始文化中尋求哲學根源,從傳統精神構造中建立現代的生活體系,從傳統技術和民間家居工藝設計中汲取靈感,從傳統材料中產生現代的生態和諧,從傳統裝飾和符號中陶冶情操。

我國古代裝飾歷史悠久,而裝飾是附加于構件上的一種藝術處理,作為傳統裝飾風格設計,其不是一種簡單的復古,而是一種周期性的文化追溯與反思,設計師從原始文化中尋求哲學根源,從傳統精神構造中建立現代的生活體系,從傳統技術和民間家居工藝設計中汲取靈感,從傳統材料中產生現代的生態和諧,從傳統裝飾和符號中陶冶情操。中國傳統文化亙古綿長,人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是跳動的音符,它將自己的感覺和知覺融人到了設計構思之中,用活動的藝術思維和凝固的技術手段,把它表現出來,構成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空間。

建筑設計與室內裝飾設計是人類本性的一種體現,是與人類生存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手段,從原始社會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半坡村的建筑群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建造的“筑土構木”的屋子就不難發現,即使最簡單的建筑形式,也在力求其內容空間盡量合理、舒適、安全,使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實用。

中國的建筑和裝飾設計都是國人思想的一種物化結果,到健制度在建筑中主要體現為其倫理性,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體系上的傳統世界觀決定了東方人崇尚“和諧”、“謙遜”的意念,儒學的禮制思想,將中國傳統的社會關系歸納為“君臣、父子、昆弟、夫婦、朋友五大類。在這五種社會關系中,三種是家庭關系,另兩種則可以看作是家庭關系的延伸。譬如君臣關系,亦被看成是父子關系,朋友則被看作是兄弟關系。”這種社會關系的嚴格定位,體現著嚴整有序、臻于平治的社會倫理價值。儒學宣揚智愚貴賤上下有別,于是便有了所謂倫理綱常之道。在倫理型文化中,“三綱五常”被用來維系人與人的關系,它與宗法社會相結合,形成一種禮制秩序,這種禮制秩序便成為中國封建統治者所倡導的社會處事準則。

故而,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其形成了一條“以血緣為紐帶,以等級分配為核心,以倫理道德為本位的思想體系和制度。”大到皇家建筑嚴正的中軸線,小到平常百姓民居的以中堂為核心的布局,都是以禮為核心的傳統空間秩序。在傳統的室內序列中,是將數個形式上各自圍合但又相對獨立的組合體按一定次序排列起來,如民居中的合院方式,空間在形態、象征和功能方面的優先地位取決于中軸線或中心位置如何,空間之間的差別和特殊則以加大面積和增加高度來實現,而這種格局在現代公寓中已演變成以客廳為家庭的中心空間,相對應的其他空間皆將主要的功能區安排在中心的空間中,傳統設計中的許多精致的布局手法如“借景”、“布移景易”,讓有限空間小中見大,巧妙的運用空廊、空門、空窗、漏窗或透空的屏風格柵靈活組織空間,對于組織空間起到了增加層次和厚度的作用,使得建筑室內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