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市場營銷策略范文

時間:2023-07-04 17:23: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卉市場營銷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花卉消費觀念落后,阻礙消費行為

在許多中國人眼里花卉只有在重大的事才消費,比如結婚,喪葬,重要會議等,而且由于地區知識差異性,市場間隔性,不同地區的消費存在較大的差異。城市里的花卉消費明顯高于農村,發達地區的也高于落后的地區,高層知識分子的花卉消費也明顯高于文化程度低的群體。花卉消費被認為是奢侈消費,局限于這樣的消費觀念與心理態勢難以促進花卉的發展的,而當前花卉的消費已經不限于傳統的事情,花卉消費已經在美容保健,環境美化,增進人際關系,彰顯個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花卉產品結構不合理

我國花卉業的結構不合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花卉業區域機構不合理和花卉產品結構不合理。由于發展的自發性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我國的花卉主要產于云南、廣東、上海等地區,而且發展勢頭非常好,北方的花卉產品很少。同時由于自主生產栽培,產品結構單一,地域性色彩比較濃。而在同一區域產品比較雷同,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產品結構同一化,上市日期同一化,而花卉屬于季節性產品,同質化造成上市一哄而上產品供過于求,價格上不來,損傷了花農的利益;而在淡季節花卉價格飆漲,市場不穩定,嚴重影響了花卉的銷售,所謂的“一村一品牌”導致相同花卉生產者相互殘殺損害了花農的利益,不利于花卉銷售的發展。

3.產品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我國的花卉業發展比較晚,這就決定了我國在花卉生產上主要采用傳統小農戶種植方式,種植花卉的人基本是一些專業知識少,缺乏市場意識的農民,除了我國本土產的名花在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外,其他產品缺少技術含量,在市場不受歡迎,因而銷路不好。特別是去年春節期間,北京進口花卉銷路很好,而我國自產的話卻滯銷,價格也比我國的要高出兩三倍。可見只有高質的產品才會高價,我國花卉產品技術增值迫在必行。

4.花卉消費渠道不流暢

我國的花卉市場上主要存在兩種渠道:一種是花卉集貿市場,一種是零散的零售商。我國純粹意義上的批發市場為數不多,一般是批零兼營,無論在集貿市場基礎上建立的或新建的,其產地、銷地市場同傳統市場差別不大,絕大多數是分散的農民,經營規模小,經濟實力弱,缺乏專門的經營知識,同時由于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的不力,這勢必造成運輸效率下,成本升高。可以說我國花卉業的流通渠道是比較混亂、交易起點低,缺乏現代批發市場應有的規范與效率。從實質上,我國花卉產品批發市場處于由傳統集市場市場向現代批發市場的過渡,有待于進一步發育成熟。

5.服務人員素質低下

我國花業的發展基本上是傳統方式,花農自產自銷。隨著花卉業飛速發展,花卉業種植、銷售人員普遍素質低、服務水平差、缺乏市場觀念的弊病越來越暴露無疑,與花卉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為此,我們必須培養具有花卉知識的種植人員,銷售人員,改變依靠農戶單干、效益低下的傳統花卉銷售。

二花卉的營銷策略

1.營造花卉消費的新觀念。

我國要加快花卉的銷售就必須改變過去的消費觀念,加大宣傳,和旅游部門、林業部門或者其他社會組織開展以花卉為主題的文化節,讓花卉走進尋常百姓家,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形成一種花卉消費的文化,放棄傳統花卉消費觀念,使花卉的消費形成多角化,多層次,廣范圍,促進花卉銷售在我國的發展。

2. 花卉的產品策略

產品是核心,只有實實在在的好產品才會贏得顧客滿意。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應該加強產品建設:(1)立足地方,培育獨特性花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又優,人優我精。提高本土花卉的市場競爭力。(2)調整花卉種植布局,優化產品結構。在調整花卉結構布局上政府的參與和指導有很大的作用,可以通過經濟扶持和立法規范花卉的生產;其次花農要建立市場導向型生產模式,調整花卉產品結構。通過調整使花卉產品在同一時期有不同的花卉產品,同一產品在各個季節都有銷售,人為造成一種需過于求的市場消費態勢,營造花卉消費熱的氣氛。(3)塑造產品品牌。品牌是一種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花卉要在激烈的市場中有競爭優勢就必須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建立在質量的基礎之上的,我國許多花卉生產經營企業恰恰缺乏這種質量和品牌意識,只有通過樹立品牌才可能占領市場。

3. 花卉的營銷渠道策略

分散經營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滿足小范圍,小數量上的需要,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和規模的擴大,這樣的花卉渠道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隨著花卉業的發展我們急需建立一種新型的市場渠道,即是“花農+合作經濟組織(公司)+市場”的渠道模式。它能夠“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合作化服務”這種模式避免了單個經銷的弊端。主要優勢如下:

(1)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由于直接面對市場的是合作組織或公司,市場信息豐富、分析市場態勢準確,能夠保證花卉價格,其次由于許多的花農都是通過組織進行市場交易,縮短經營環節,減少了成本。同時也避免了因經營規模小,經濟實力弱,缺乏專門知識,在交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弊端。

(2)有利于市場管理。過去許多花農分散經營,經營盲目,容易造成市場混亂,損害花農的利益。現在通過合作組織來調節和引導花農種植花卉,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花農的盲目性,有利于花卉結構的調整,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花農的切身利益和我國花卉的發展。

(3)有利于優化互動。所謂的優化互動就使花農---組織---市場互動協調使效益達到最大化。市場是多變的,靠單個花農無以把握,只有靠組織的力量去面對,指導花農生產,花農把生產出的花卉產品集中到公司,信息相互反饋,公司根據花卉產品和市場狀況的特點,采取一系列的營銷手段和策略把產品銷售出去。這樣使三者稱為一個優化互動的三角是整個效益達到最大化。

4.花卉的價格策略

花卉產品的銷售應當定位到高技術、高文化品位上來。改變過去把花卉當作低價產品的觀念。在我國農民生產決策依上期價格而定,但交易價格卻取決于本期供求狀況,生產決策和花卉產品上市存在一定時差。這樣的情況與花卉產品本身的特點關系很大,因而在實際的花卉產品定價時受到許多限制,在排除因花卉產量過大帶來的影響外,在定價中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1)節日定價法。某些花的節日象征性很大,當節日到來時花卉的價格可以適當的定高。(2)分級定價法。在花卉銷售中可以對花卉進行分級,從花的質量和數量上區分價格。有些花卉是名花,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有些是從國外引進的花技術含量高,這些都可以實行高價策略。其次是在花卉的出售中可以通過包裝的檔次、產品的數量來定價,特別是作為禮儀性的花卉,更適用分級定價。(3)服務性定價。以在銷售中的服務量的多少來定價,例如有些需要插花藝術設計服務,可以適當高價。還有的可以根據時段服務來定價。特別是盆花產品,在養殖中需要一定技術性,加上現代核心家庭,基本上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找看花卉,花卉公司就可以通過對話會產品的時段養護,來對服務定價。

5. 花卉業的人員策略

專業化、機械化和現代化是花卉業發展的歷史趨勢,這些變化必須加大花卉業的智力資本投資,即具有花卉業相關知識人員的投入。通過高等院校和社會培訓培養一批專業知識過硬、服務規范、態度端正和人際交往技能嫻熟的實用性人才,尤其在花卉企業內部調動和人員配備時,先考慮市場業務的需要,把素質較好、文化稍高的員工配置到崗位上,使花卉銷售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有所提高,最終使整個行業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6. 花卉銷售的促銷策略

我國的花卉銷售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直到今天花卉已經成為農業經濟的新增長點,也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從宏觀上看花卉的促銷主要有廣告促銷和人員促銷兩種。根據花卉產品的特點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1)聯盟式:聯盟式就是指與一些大量用花卉的服務行業進行聯盟,找準市場的需求點,就目前來講,婚慶、會議、展覽等的場所需求比較大,可以與這些相關的經營者合作,結合各自的優勢,形成經營的伙伴。

(2)點對點式:點對點式就是對分散的需求,運用其他的營銷方法,如價格,服務,差異化,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3)文化式促銷

極力渲染花卉文化,深化各種花卉產品的象征意義,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設與花卉相關的輔導班,傳授花卉產品的相關知識,展示花卉產品。

三 結束語